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建站 > 技术分享 >

嘉兴:污染企业的“黑帽”为何摘不掉

导读:

浙江在线5月17日讯 最近,嘉兴市环保局公布了第10批环保黑名单,多家企业因超标排放、

浙江在线5月17日讯 最近,嘉兴市环保局公布了第10批环保黑名单,多家企业因超标排放、不正常使用水污染处理设施等严重违反环境法的行为被公开曝光(俗称“戴帽”),并被列入银行征信系统黑名单,无法新增贷款。

2007年以来,嘉兴市已有260多家污染企业先后被环保部门“戴帽”,大部分已整改合格;但仍有9家企业在2012年底前尚未成功“摘帽”。本刊综合网友投诉及从环保局了解到的情况,实地走访了其中2家企业——“上榜”5年仍未“摘帽”的浙江金鹰染整有限公司和61岁“高龄”的嘉兴钢丝厂,探究“榜单”常客迟迟未能“摘帽”的根本原因。

连戴5年“黑帽”

怎么就摘不下来

5月8日,市民@啜气撒通过微博联系到本刊,他家住在浙江金鹰染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金鹰染整”)南面的南湖星辰湾二期,刮东北风的时候,总能闻到一种酸臭味和粉尘的焦毛味,闻多了甚至会出现头晕、恶心、肚子痛的症状。通过浏览相关微博记录,发现有不少市民也有同样的烦恼。

据嘉兴市环保局提供的资料显示,金鹰染整是因设施在建期间污水直排超标,在2008年5月被“戴帽”的。在这之前,该企业也曾3次被检测到有pH呈强酸、COD超标等违法行为。2009年、2011年和2012年金鹰染整又分别因COD微量超标、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设施、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违法行为被查处。

“该企业几乎每年都有违反环境法的行为存在,没有达到可‘摘帽’标准”,嘉兴市环保局政策法规处胡文君说。

据悉,在这个厂区里还有一家浙江金鹰绢纺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虽然同属一厂区,但早已各立门户,分开经营。“居民闻到的味道,应该是布毛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如遇气压较低的天气,味道就易散出。”该厂负责环保方面的小刘表示,目前厂区已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物化生化膜处理池,边上的绢纺厂去年上半年也安装了废气处理台,等改造全部完成后会去申请“摘帽”。

由于当时的领导、负责人都已不在厂区,具体情况无从考证。“厂区在2003年搬到这时,边上并无小区,到2005年才开始有,而且环保局‘摘帽’也并非强制性的,处罚只牵涉到贷款和罚款。厂里一直在改良设备,委托采样的结果都已合格。虽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毕竟企业精力也有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和具体职务的工作人员表示。

“摘帽”还是“换帽”

“花甲”老厂难觅出路

嘉兴钢丝厂是家历经岁月洗礼的“花甲”老厂——从50年代的五金螺丝厂到60年代的水泥造船厂,再到90年代的嘉兴钢丝厂,最后在2000年又经历了转制,现名浙江钢神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本刊从嘉兴市环保局了解到,2011年6月该厂因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被“戴帽”,之后又被查到过有向水体排放酸液的违法行为,尚未向环保部门申请过“摘帽”。“这次没有‘摘帽’,是因为污水管网工程开工日期比公示的有所拖延,因此雨污分流工程刚完成半个月时间,还没来得及验收。”

“对我们这样的老企业来说,比‘摘帽’更紧要的是要‘换帽’。我们厂离禾兴北路、建国北路、城北路都很近,现在整个嘉兴的二环线以内也只有我们一家工厂了,又是重工业,要做到零污染的确不太可能。在商业中心生存,我们自己也觉得不合时宜”,总经理胡巧根说,“转制至今已10多年,作为老厂负担一直比较重。前几年行业情况较好,厂里解决了部分工人退休问题。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提前在大桥建好了新厂区,环保、排污设施和基础设施均比老厂先进。虽然多次向各级领导反映过要求搬迁,但目前仍未接到同意搬迁的批复”。

由于招工难,厂里现有的120个员工里,70%多都是50岁以上的老员工。“如果不能搬迁,身处商业区的重工业企业,污染问题必然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钢铁厂可能也无法继续经营。不发展,就不需要银行贷款,是否‘摘帽’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针对未“摘帽”企业

环保部门怎么处理

“上榜”企业如何才能“摘帽”?

“企业整改完成后可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嘉兴市环保部门会组织环保专家、市民检查团及环保执法人员去现场测评,根据整改情况综合意见,决定是否‘摘帽’”。

此次黑名单上其他7家未“摘帽”企业分别为:浙江明新皮业有限公司、嘉善县俞汇华东村电镀厂、嘉善县俞汇电镀厂、嘉兴顺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平湖市城北大桥电镀制版厂、浙江杰隆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嘉兴东成印染有限公司。其中,浙江明新皮业有限公司和浙江杰隆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则因污水处理技术不过关,未能“摘帽”;三家电镀类厂家已被要求关停却仍在违法生产。

“对这些一直没有‘摘帽’的企业,环保部门将持续公示曝光、加以罚款,并通过金融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财税部门,分别控制企业银行信贷、投资发展,从扶持政策及激励政策上影响污染企业的发展。但是,对一些行为恶劣或者无所谓发展的污染企业来说,这样的惩处办法缺乏强制性。因此,治理环境仅靠环保部门一家之力,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更多部门的共同协作”,嘉兴市环保局政策法规处胡文君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