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建站 > 技术分享 >

同福新街水浸黑点摘掉黑帽 98岁阿婆送锦旗

导读:

原标题:同福新街水浸黑点摘掉黑帽 98岁阿婆送锦旗

  海珠3年涉水改造项目共有

原标题:同福新街水浸黑点摘掉黑帽 98岁阿婆送锦旗

  海珠3年涉水改造项目共有87项

  南方日报讯 (记者/曾妮 通讯员/姜文明)汛期又至,作为水浸重灾区的海珠区通过持续治理,一批水浸黑点摘了帽子。以往“逢雨必浸”的同福新街,在今年的几场暴雨中都经受住了考验,为了感谢政府治好“水浸街”,一位98岁的老奶奶向街道送去锦旗。

同福新街水浸黑点摘掉黑帽 98岁阿婆送锦旗

海幢街同福新街水浸点改造后没有一点积水

  同福新街“逢雨必浸”

  同福新街是海幢街寺前社区的一条内街巷,邻近海幢寺,贯穿同福中路。由于该位置地势低洼,逢大雨必出现“水浸街”。

  “以前每逢暴雨,这里就会水浸,一年至少要浸个四五次。浅的时候浸过脚踝,深的时候没过膝盖。”居民曾阿姨说。

  通常发生水浸街情况,最遭殃就是居住在临街平房的街坊住户,水进家门造成家庭经济损失不算,有时深夜大雨水浸,还要为安全着想临时转移到外面居住,出行更是处处受阻不便,所以沿线街坊住户都尝透了“水浸街”的苦果。

  去年5月,同福新街“水浸街”及环境整治工程顺利完工。这次整治全面提高同福新街低洼路面,在原来路面的基础上垫高了40厘米,路面下新铺设了一层截水沟、增设排水系统,并对年久失修的沿线路段重新铺设环保地砖。

  昨天,广州市内普降大雨。记者冒雨到同福新街实地查看,发现这里没有一点积水。居民们反映,整治后的同福新街,路面整洁、排水畅通、环境优美,曾经的水浸“黑点”今年经受住了几场暴雨的考验。去年6月底,在此居住数十年现在98岁高龄的梁奶奶坐在轮椅上,代表居住在同福新街的142户居民,向街道赠送“为民解困,幸福海幢”的锦旗,表达了居民的感激之情。

同福新街水浸黑点摘掉黑帽 98岁阿婆送锦旗

海幢街同福新街改造前水浸点。 符超军 摄

  一批水浸点摘掉黑帽

  去年以来,海珠区一批水浸黑点经过治理摘掉了帽子。

  赤岗街赤岗一号大院居民反映,近年来每逢大雨时,周边高处的雨水都由地面的收水井涌出大院地面,造成内涝,最深约1米。

  海珠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通过排查和分析,发现主要的水浸原因是该大院地势低洼,周边地势较高,而大院内的管道与外围高处的排水管有多处连通,在暴雨时,外围管道的水位升高,通过大院内地面收水井倒灌入地势低洼的大院内,造成水浸现象。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工程人员先把该区域根据地势的高、低进行划分,通过对大院内的排水管进行改造,使地势高、低区域各自形成独立系统,通过改造,达到了解决水浸的目的。

  新港街怡新街东闸外原有直径50厘米的排水主管,连通怡安街,据居民反映,每逢大雨时,东闸外路段经常出现积水现象,最深时达50公分左右。通过现场排查和分析,工程人员发现主要的水浸原因是该路段地势低洼,加上原路面缺少排水系统,积于路面的雨水无法排走,造成水浸街现象。

  在整治过程中,工程人员在原有收水井的基础上,增加了路面排水井,直接接入该路段的排水主干管,通过改造,较好地解决了路面水浸问题。据了解,该路段自2011年6月改造以来,除了在2011年10月13日晚轻微路面积水外,未再发生过其他水浸现象。

  凤阳街泰宁新村所在区域属于城中村范围,根据群众反映,该区域雨天时经常出现水浸现象。经排查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瑞宝支涌缺少日常养护清疏,淤积严重,下雨时排水不畅,水位较高,容易出现雨水倒灌;同时该区域地势低洼,区域内的雨水难以排到瑞宝支涌内;另外该区域内路面缺少排水井口,雨天路面收水困难,导致巷内经常出现水浸现象。整治后,该区域内的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根据地势现状,重新铺设了排水管网,在巷内路面增设了排水井口,同时加强了对外围支涌的清疏养护工作,自2010年完成该区域的排水管网改造后,到目前为止没出现过水浸现象。

  将在暴雨前提前布防

  据海珠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至2012年,海珠区涉水改造项目共有87项,其中,2009—2010年实施雨污分流共34项、水浸街改造38项;2011年实施水浸街改造4项;2012年实施水浸改造11项。通过工程手段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区域内的排水系统;同时,对于新增的小范围水浸点,通过排水小改造方式及时予以解决,2009年以来实施小型排水改造共93处。目前,通过对水浸系统整治,辖区内的水浸情况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大大减少了对市民的出行影响,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该负责人说,虽然政府部门在水浸街处理方面下了很大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地理、天气等客观因素影响,区内部分地区在一定条件下还发生水浸。海珠区地势较低,四面环水,由珠江前、后航道将其包围,区内共有大、小河涌74条与珠江相连,雨水均靠这些河涌汇入珠江排走。而珠江受海洋影响而出现潮汐,雨天遇高潮位时,受潮水顶托,地势低洼区域容易因排水不及时而出现水浸。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原有沙土地面区域已“硬底化”,地面的储水能力和渗透能力已大大下降,地表水无法通过渗透直接排走,该部分雨水需通过地表汇入排水管道排走,因而大大加重了原有排水管道的压力。

  对此,市政抢险工作人员将在暴雨天气前提前布防,通过人工强排等抢险措施,将水浸影响降到最低。

  ◎小贴士

  发现水浸请拨热线求助

  当市民发现水浸街问题时,可第一时间拨打市水务热线(020—87555555)、区市政热线(020—34150105)或街道城管科热线,其中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是拨打区市政热线求助。市政热线工作人员接案后,将会详细记录来电内容,通知巡查人员到场核实,明确情况及时上报安排处理。

  向所在居委、街道反映:市民也可通过居委、街道,向市政部门反映水浸情况,市政部门将根据市民诉求、现场情况以及资金安排,尽快帮助市民解决水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