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谦的扎曲河谷 记者 祁国彪摄
蓝天白云,清泉汩汩;鸟语虫鸣,花香四溢……湿地的美景醉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坚定前行,仔细巡查;风吹日晒,雨打风霜……湿地管护员的背影,守护湿地也扮靓湿地。管护员的脸上,洋溢着湿地中最美的笑容!这笑容在他们远望“蒹葭苍苍”的美景时,在他们近看“鱼翔浅底”的万物时,在他们细品“水尤清洌”的生态时。管护员的笔记上,描绘着湿地最美的风光!记录着湿地的一石一泉,描画着湿地的一花一草,展现着湿地的生命奔腾。管护员的足迹中,丈量出湿地最美的轮廓!他们用脚步守护湿地里的万物生机,用奔波留住湿地的无尽魅力,以担当制止破坏湿地的各种行为……
他们,是湿地的保护神,更是湿地最美的景色。
鲁拉秀:呵护自己的孩子也不过如此
湟水河海东市乐都区段,有一片湿地,这片600多公顷的湿地,2015年挂上了“国”字号的头衔,唤名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
离此地4公里外的乐都区碾伯镇七里店村,有位被称为大地湾国家湿地公园"活地图"的村民,他叫鲁拉秀。一份像呵护子女一样呵护植被的爱,让这片湿地和这个人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湿地四季之色能够以最美的姿态展现于世人,离不开鲁拉秀。
12月19日下午,恰逢休息的鲁拉秀从互助办完事,便匆匆赶回家中,擦拭着他那几乎可以成为古董的巡护工具,一辆二八式自行车。“骑自行车巡护方便,一来环保无污染,二来钻山沟、进林子灵活方便,三来速度不快,被破坏和污染的地方能够及时发现。”在上任之初的一个月里,鲁拉秀正是骑着这辆车跑遍了辖区的每一块林地、每一道沟渠。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每片湿地、每处水系的地理位置、面积、动植物的分布情况等了然于心,成为了湿地的“活地图”。
“每月出勤23天以上,全长20多公里路,我粗略的算过两年时间,他骑着这辆车行程最少也有15万多公里。”聊起鲁拉秀的工作状态,乐都区下营林场场长刘英成习惯地用数字来比较。也难怪,自2000年鲁拉秀自告奋勇成为护林员开始,就干出了一连串让人称赞的业绩,护林工作十多年来,管护区域未曾发生过一起偷盗林木、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如今成为湿地管护员,只有初中文化的鲁拉秀,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学习完了《湿地公园管理办法》《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2年里所写的巡护日志有500多篇,汇报湿地违规游玩烧烤、水质污染、河道违规取砂等大小问题200多个……
“有一次,我们一起巡护时发现,一家工程施工单位用挖掘机在河道边违规就地取砂,已经对湿地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他见后以一人之力制止了破坏。”谈起鲁拉秀工作态度时,同事郭维新回忆道:“大夏天顶着30多度的高温,骑车到了十多公里外的施工地点,小之以情理,大之用法规成功地劝阻了采砂行为,担心施工单位玩说一套做一套,老鲁采取死看硬守的办法连续蹲点两天,直到确定施工单位撤离,看到他们从其他地方拉来砂石料后,才放心回家休息。”
“说真的,呵护自己的孩子也不过如此啊!”刘英成告诉记者,对于破坏湿地环境的行为,鲁拉秀深恶痛绝。2017年,乐都区结合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工作,在鲁拉秀的积极配合和出谋划策下,顺利地拆除了湟水河乐都段流域,河道两旁私搭乱建的农家茶园10余处、废弃棚舍1000余平方米。“当年10月,他在巡护中发现一居民区生活污水再次通过旧暗管渗漏到湟水河。因为此前就此事已经进行过处理,面对‘死灰复燃’,他来林业局汇报情况时,情绪完全处于愤怒状态,就好像自己的家人惹上事儿了一样。”刘英成面带佩服地说:“汇报不算完事,他还参与查找渗漏原因的工作,所有的掩盖和谎言都被心里一清二楚的老鲁当面揭穿,最后协同环保部门的督查,终于彻底解决了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他对工作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给我的感觉,他不是湿地的巡护员,而是湿地名副其实的“保姆”。刘英成感慨到。(记者 李兴发)
久美文加:把心交给守护的这片湿地
撑一根竹竿,竹竿的那一头拴着一只带钩子的网,从坚实干硬的湿地边,久美文加打捞起飘落在湿地里的一个食品袋,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这里玉树通往格尔木市的唯一道路,有很多运输车经过,时不时产生垃圾。刮风的时候,却成了我工作比较轻松的时间,风把这些塑料袋、食品袋吹到一起,我只要收集起来就行了。”初见久美文加,他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工作。
久美文加所在的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多年前,这里的牧民就已经自发组织成立了环境保护小组,划分了五个片区,并把每年的5月1日定为环境保护日,这一天所有牧民都会上山捡垃圾、巡护野生动物、检测雪线变化,到后来这一天就变成了牧民们的传统节日。
“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看护草原湿地、看护野生动物,防止草场火灾和偷猎行为。”自2013年放下牧鞭当起生态管护员,久美文加的生活与监管湿地环境卫生、清点核实湿地周边牛羊数量是否超标等工作联系在了一起。
“刚开始感觉有些枯燥,但现在我就感觉自己在一天天和这片湿地融为一体了,我把心交给它,它离不开我的守护,我也离不开它的陪伴。”久美文加从自己手机里给我们翻看湿地发育良好的图片,不经意的介绍中有着小小的确幸和炫耀。
曲麻河乡地域辽阔,具有独特的高原生物区和植被类型,以其重要生态地位和境内多种濒危珍稀动植物著称,一度享有“三江源野生动物王国”的美誉。在长江北源水系的发源地措池村,为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繁息地,2000年5月,措池村牧委会和当地牧民自发地组织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队,2003年1月保护队更名为野牦牛守望者保护协会。
在平常的管护中,久美文加从传统文化着眼,充分发挥当地牧民群众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传统文化优势,组织建立作业区的工作机构,确保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通过自筹资金,以低成本的保护方式,展开了一系列全民参与,持久不息的生态环境“保卫战”。
到现在,除了像久美文加一样的生态管护员,新组建的曲麻河乡生态管护先锋队已经有800多名牧民自发参与。每年5月1日到4日,为全乡环境日,开展环境卫生宣传、组织环境卫生大整治。平常平均每月组织2到3次巡山捡拾垃圾。乡上专门订制了垃圾袋,每个垃圾袋承载垃圾50公斤,每户一年用3至4个垃圾袋。由于去往格尔木的路方便快捷,牧民们都是自发送往格尔木垃圾处理厂。
沿曲麻莱至不冻泉公路一直往西,眼前只有覆盖白雪的草原和觅食的牛羊。“守护湿地,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就是在守护我们的下一代,有什么理由不把心交给它?”久美文加感慨说道。(记者 洪玉杰)
杨红霞:我们在湿地拍摄到雪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