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移动互联 >

“火线”实施股权激励再战科创板 威高骨科曾陷行贿、产品纠纷

导读:

  再战IPO,威高骨科

  再战IPO,威高骨科还在等待结果。

  今年12月14日,威高股份(01066.hk)公告,弓剑波辞任威高集团执行董事,原因是准备投放更多时间用于威高骨科的发展。资料显示,弓剑波目前担任威高骨科的董事长。

  2019年12月,威高股份宣布,将分拆持股54.47%的威高骨科上市。今年6月,上交所公开威高骨科的招股书,威高骨科拟在科创板募集资金18.8亿元。

  在此之前,威高骨科曾在2016年计划借壳上市,但最终无果。此番再战IPO,威高骨科的招股书与威高股份的年报,存在几处出入。同时,威高骨科还屡陷商业贿赂、产品质量纠纷,上市前景有待观察。

  与母公司报表出入

  输液起家的威高股份,2004年就在港交所上市。经过多年发展,威高股份形成了临床护理、介入产品、骨科产品、药品包装等四大板块。拆分骨科业务上市,一直是威高股份的夙愿。

  根据威高股份2019年报,其骨科产品2018年、2019年收入分别为11.81亿元、15.55亿元,占总收入比达13%、15%。威高骨科的招股书也显示,其2018年、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1亿元、15.7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4亿元、4.41亿元。

  心心念念,必有动作,威高骨科4年前有过借壳上市计划。2016年2月,A股上市的恒基达鑫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之后抛出重组方案。恒基达鑫拟作价60.6亿元,置入威高骨科100%股权融易资讯网(ironge.com.cn)消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也将变更为威高股份。

  2017年,该重组计划终止。恒基达鑫公告,因A股相关政策尚未明确,其与威高股份经过协商,决定终止重组。

  时代关了一道门,但几年后又开了一道缝。2019年底,监管层公布A股分拆上市的方案,威高股份便表示计划分拆威高骨科,欲闪身进入,分到一杯羹。

  不过,对照威高骨科的招股书与威高股份2019年报,几处数据存在出入的疑点。

  其一,消失的商誉。2007年,威高股份曾收购北京亚华、健力德邦,并置入威高骨科。威高股份的2019年报显示,其骨科产品2018年、2019年的商誉都是1.74亿元;相反,威高骨科在招股书中,2018年至2019年未计入任何商誉。

  其二,销售人员规模。招股书里,威高骨科销售人员的薪酬逐年扩增,2018年、2019年分别为1.6亿元、1.99亿元;截至2019年,威高骨科的销售人员为550人。而威高股份的2019年报显示,其2018年、2019年的销售人员为2507人、2566人,一年内新增59人。

  若该59人全部来自威高骨科,参照其2019年新增的3900万元销售薪酬,销售新人人均年薪高达66万元。若威高骨科的新增销售人员远高于59人,那么则表明威高股份其他业务的销售人员在去年有大规模离职。

  对此,《投资者网》就商誉、销售人员规模与母公司为何存在出入,以及信息披露是否完整等问题向威高骨科求证,但对方未予置评。

  “火线”进行的低价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申请上市,每次威高骨科计划IPO,都会进行一轮资本运作。

  2016年4月,威高骨科在借壳上市前,进行了第一次股权激励。总共7位高管以14元/股,向威高骨科增资3.11亿元。招股书披露,当时激励对象的资金,全部来源于威高股份及关联方威高集团的借款。

  高管借款母公司及关联方的资金,用于增资子公司。威高骨科第一次股权激励,实质形成了“体内循环”。

  不过,伴随威高骨科在2017年借壳失败,这种“体内循环”,开始失去意义。

  根据招股书,第一次股权激励的7位高管中,有3位已经离职。离职高管的股权,先委托指定的第三方收购,之后转由现任威高骨科的总经理卢均强、副总经理辛文智暂为管理。直到今年3月,威高股份才出面回购。

  左手回购解决当年的遗留问题,威高股份的右手,开始实施第二次股权激励。

  今年5月,威高骨科在披露招股书前,进行了第二次股权激励。总共7位高管以15元/股,向威高骨科增资。

  四年过去,激励的认购价格,仅从14元/股涨到15元/股。这个价格,低于威高骨科此前的资本运作。

  2019年与今年4月,威高骨科曾先后进行增资扩股、股权转让。招股书披露,2019年山东财金集团认购增发时,转让价格为19.8元/股;今年4月原股东Alltrade向威高集团转让股权时,转让价格为18元/股。其中,威高骨科在招股书表示,山东财金集团的增发是以约66亿元的估值锚定,较拟借壳上市时的60.6亿元有所上涨。

  对此,《投资者网》就第二次股权激励如何锚定估值,以及是否涉嫌向高管利益输送等问题向威高骨科求证,但对方未予置评。

  商业行贿和陷入产品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