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气氛凝重的清晨。
老婆:怎么才回家,又去哪鬼混了??!!
老公:并没有,加了一宿班......
老婆:那为什么发消息不回?打电话关机?
老公:你看,手机没电了......
所以一个世纪性的问题又诞生了:这样的老公值不值得原谅?
身为一个讲道理的新时代女性,我只能咬牙收起搓衣板以及备用键盘,收起准备离家出走的行李箱,把老公的联系方式再从黑名单里拉出来。这样的哑巴亏能再吃一次?显然不能!是时候给他来一款大容量高功率的充电宝了。
还别说,因为这事儿,我特地蹭了公司的公款,买了六款或卖得不错、或口碑很好的大容量PD快充充电宝来一探究竟——不好意思,我就是这么较真。
01 拿出选口红的劲儿选充电宝 这6款看起来有点意思
网上一搜,支持PD充电的高端充电宝款式还真不算少。价格贵的有五六百的,便宜的也有一二百的,别跟我说还有一两千的,有这个钱换个老公好么?充电功率有高达几十瓦的,也有iPhone标充18W的。主流充电宝容量倒是比较单一,大多都是20000mAh或者30000mAh,或许是有快充需求的设备往往都是耗电大户的缘故。
综合各方面性能和价格,最终我们选取了六款充电宝,覆盖了一百元价位至五百元价位,并把这些充电宝按照性能参数分为三层:45W快充档位、30W快充档位、18W快充档位。
为啥这么分?因为当下支持快充的设备所对应的功率基本为上述三个档位。
今天,我就来对不同性能档位的充电宝进行实测对比,看看哪款充电宝更适合充你的设备,同时又能让你更省钱。
为了保证购入的充电宝都是真品,本次参评的充电宝均从某东自营店购买。
02 看6款充电宝立正稍息 没盘出包浆的都差点火候
买了新电子设备第一件事儿是啥?那还用说,盘呗。六款充电宝到位了,岂有逃过我的魔掌的道理?不过,上手充电宝还真是件少见的事儿——上手手机感慨的往往都是“哇,这手机真顺滑”、“温润”,到了充电宝:XX,怎么这么沉。
其实也难怪,30000mAh容量的充电宝都突破600g了,一斤多的重量让充电宝不仅可以用来充电,还可以当成板儿砖防身。对充电次数没那么苛刻要求的朋友,还是建议多考虑一下20000mAh的充电宝,毕竟一斤多的设备不管是放在兜里还是放在包里,都是一大负担。
ZENDURE外观神似行李箱,呈银色;通过四个小灯显示电量,具有USB-C、USB-A和Micro USB三个接口;内含一根USB-A to USB-C灰色数据线。
ZMI通体磨砂触感,呈非常稳重的藏蓝色,侧边做了圆角处理;通过四个小灯显示电量,具有一个USB-C和两个USB-A接口;内含两根白色数据线,一根为USB-C to USB-C,另一根为USB-A to Micro-USB转USB-C。
ANKER是所购充电宝中体积最小巧的一款,通体呈黑色;通过四个小灯显示电量,具有USB-C和USB-A两个接口;内含一根USB-C to USB-C灰色数据线及收纳袋一个。
RAVPOWER外观上与ANKER差不多,不过体型比较庞大;通过四个小灯显示电量,具有USB-C、两个USB-A和一个Micro-USB接口;包装内附带的物品十分丰富:三根数据线,一根较长的USB-C to USB-C和两根USB-A to Micro-USB以及一个收纳袋。
aigo方方正正,通体白色,有一块LED数字屏显,用来显示剩余电量百分比;具有USB-C、两个USB-A和一个Micro-USB接口;另附一根USB-C to USB-C数据线。
ROMOSS外观与aigo略有不同,侧边较圆,也有一块LED数字屏显,用来显示剩余电量百分比;接口从左到右为Micro USB和lightning两个快充输出口、一个双向USB-C接口、USB-A快充输出口、USB-A普通接口;未附带任何收纳袋或数据线。
六款充电宝全家福。集齐了充电宝,还不赶紧召唤神龙?
03 避免日后含糊扯皮 日常能找着的家什来了个大集结
我们做横评要不忘初心,某些设备没测到日后再扯皮怎么能忍?
所以,这次充电宝测试,不仅搜罗来自己老公的装备,把别人老公的装备也一起网罗来。
我们先来盘点一下装备——
智能手机
iPhone 11 Pro、华为Mate30 Pro、vivo NEX 3、OPPO Reno 2
平板电脑
iPad mini、iPad Pro
笔记本电脑
苹果MacBook Pro、华为MateBook 14
掌上游戏机
Switch
当然,不能光测给其它设备充电的情况,充电宝被充电的速度无疑也非常重要,毕竟关系到充电宝的回血时间。但这些充电宝存在一个普遍问题——都没给标配充电器。所以这次对比测试也搜罗来一些与被充设备有关联的充电器。如果这些充电器能够完美快充这些充电宝,不用另外花钱岂不是美滋滋?
搜索来的设备充电器如下——
充电器最高输出功率
iPhone 11 Pro原装18W
某宝淘来的Switch充电器30W
Switch原装充电器39W
笔记本电脑充电器60W
既然要考验6款充电宝的性能,线材自然也要统一——
根据现有的被测设备、充电头功率等条件,我们又搜集来可以满足场景的USB-A to USB-C、USB-C to USB-C以及USB-C to lightning三根数据线。以下测试将统一使用这三根数据线。
Power-Z 测试仪
最后,还有我们特地为本次横评准备的两款Power-Z 测试仪,以满足不同设备的接口需求。
04 说了你可能不信 最贵的充电宝竟然翻车了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我们正式开始测试。如果你对其中的具体数据和过程不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拉到文章最后查看什么样的设备适合什么样的充电宝。如果好奇为什么是这样的匹配结果,就接着往下看吧。
首先,我们将所有被测设备的电量消耗至10%到20%之间(基本均为10%),使其均处于低电量状态,且令所有充电宝为满格电量;利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试充电宝在USB-A to USB-C和USB-C to USB-C(或USB-C to lightning)的连接下的放电功率。
一切准备就绪,但事情还是发生了意外。在首次测试中,我们发现ZENDURE这款产品无论在充电还是放电时均出现了明显的电流声,声音大到我一度害怕它会爆炸;另外在后期与产品进行连接时出现了断流情况,测试仪显示持续闪烁,在反复试验后这种情况依旧如此。
测试仪持续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