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机圈里说什么最火,那“一亿像素”必能高票入选。从之前三星发布的像素数达到一亿八百万的传感器ISOCELL Bright HMX,再到小米CC9 Pro的首发搭载,以及最近曝光的消息——三星 Galaxy S20 Ultra 5G也将搭载一亿像素传感器。这半年时间,各种关于一亿像素争端层出不穷,网上也针对一亿像素掀起了各种讨论,让不少吃瓜群众开始迷茫:别的不说,至少“一亿”俩字还是很能唬人的,所以一亿像素真的来了?我们拿一亿像素来能干啥?在未来,手机都会是这样一亿像素起步?
这里,我们就扒开“一亿”这个唬人的外在,看看对于手机拍照来说,一亿像素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在2020年,一亿像素能成为主流吗?
01 一亿像素有啥优势?
既然要说一亿像素,那就要从三星在8月12日发布支持1.08亿像素传感器——ISOCELL Bright HMX说起,HMX也是在手机圈中的首款亿级传感器。目前还没有更多亿级COMS出现,所以这里我们就围绕这款来说说,亿级像素CMOS加持下手机的拍摄有哪些优势。
先来看看这款亿级CMOS,ISOCELL Bright HMX 采用 1 / 1.33 英寸的大底设计。传感器尺寸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CMOS,比如三星 GW1、索尼 IMX486 这些1/2 英寸高像素手机 CMOS 比起来,还是要大一些。传说中的“底大一级压死人”,ISOCELL Bright HMX拥有的大底,让它能够在同样环境下进光量更多,拍摄的画质会更好,噪点也能更少。
说回一亿像素,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一亿像素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对比主流的 1200 万像素与 4800 万像素,在解析力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优势,在同一位置拍摄的话,使用1200 万像素拍摄可能就是“看个大概”,4800 万能够将细节拍摄清楚,而一亿像素的细节夸张点说,已经可以说是溢出屏幕了。
有更多的像素,意味着有更多的余量可以去做画面放大,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实现高倍数变焦的功能。要是用户想拍摄远处的物体,有高像素来做放大基础,拍出来的都会再清晰一点。比如一张一亿像素的照片,就能一亿像素的加持下,即使是经过裁剪,在4K的屏幕上也能保证较高的清晰度。
而对于像素不够高的手机来说,裁剪之后达不到足够的清晰度,所以,只能挤占手机内部空间,采用光学结构变焦了。但是要知道,现在手机内部结构可以说是“寸土寸金”,要在小小的机身里放下那么多结构确实难度不小。而通过一亿像素的方式 ,厂商也不需要在手机长焦镜头和变焦上多花功夫。用上高像素传感器,再搭配上对应的优化算法,手机就能够实提升数码变焦的效果。
此外,在照片打印时,有着高像素的照片在打印时也能有着明显优势。比如常规的大幅图片海报,按照目前常规的72dpi打印标准,一张一亿像素的照片就能打印出一张4m*3m的巨幅海报。而清晰度较低的手机拍摄的照片,将之放大至如此程度,那打印出来的效果可能有些惨不忍睹。
再聊回三星的一亿像素CMOS ISOCELL Bright HMX ,还支持 Tetracell 四像素合成技术,它可以通过四像素合成一个大像素的形式来增加单像素的感光面积,提升弱光下的成像表现。
除了在拍照环节一亿像素表现优秀外,在如今这个短视频、Vlog成为潮流的时期,在视频拍摄环节也可以说是“天赋异禀”。ISOCELL Bright HMX可拍摄6K分辨率视频,让用户拍摄的短视频Vlog,或是直播等视频内容创作时更加栩栩如生,显著降低画面噪点,提升视觉质量,并增强移动拍摄的整体性能。
简单来说,一亿像素更多的意义就在于能够用最简单的数码放大,为手机用户带来更高倍数变焦效果,同时也能够减少厂商研发、使用手机长焦、变焦镜头的成本,这才是高像素传感器最核心的东西。
02 现阶段一亿像素的局限性
不过,高像素除了前面所说的那些优势以外,其实在目前的阶段,还是有着不少的局限性的。其中,对于用户来说,最直观的一点就是拍摄的照片实在太大了!由于一张一亿像素的照片,分辨率高达 12032 x 9024,单个文件超过 40MB,一张图片就要占用40MB的手机内存空间,在存储和传输方面都不太方便。
另外,高像素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拍摄的细节,但是当我们上传社交软件时,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压缩,很多画面细节都会丢失。如果拍摄的照片必须面临被压缩的过程的话,那其实拍摄的一亿像素的照片与1200万像素的照片也并无太大区别。
此外,一亿像素的超高分辨率还要面对的是更大的运算量。如果一台搭载了一亿像素CMOS的手机,却没有运算速度匹配的处理器搭配,那拍照翻车也不是没可能。所以,想要购买一台一亿像素的手机,最好的选择就是选择一台旗舰手机,其标配的强大运算能力在处理一亿像素的数据时也能更游刃有余。至于一些中端SoC,运算能力不够的话就还是别揽这瓷器活了。
03 一亿像素有未来 但是不能只堆一亿像素
对于手机拍摄来说,一亿像素意义大吗?这点肯定毫无疑义——当然大。但是,一昧堆手机像素忽略其它,也是在向歧路上一去不复返,是没有前途的。要想拥有更好的拍摄能力,应该是像素、传感器尺寸和算法共同进步的一个过程。
更大的像素总量,为用户带来更多放大和数码变焦的空间,让他们在没有长焦镜头的情况下也能拍到更远的画面。而在像素总量变大的同时,传感器尺寸也在不断变大。换上感光面积更大的传感器之后,手机相机也能够获取更好的拍摄效果。
全画幅感光元件与手机感光元件面积对比
不过,如果只考虑提升像素或增大传感器面积,这条路其实也未必能走太远。不断增大像素也只不过是为了提升图像解析力,又或者是给用户带来更多数码变焦的空间。但如果要增强画面整体观感,只靠提升像素其实还不够。再加上,像素增大的同时,图片的体积也会增大,这样也会为储存、分享和后续处理带来不便。
另外,不断变大的传感器也在影响着手机的形态。当厂商选用尺寸更大的传感器时,相机镜头等整个后置相机模组也会不断变大。这一点,相信大家也已经从现在手机相机模组越来越凸起的变化中看出来了。显然,超大尺寸的 CMOS 并不符合之后手机越做越薄的设计需求。
如果你对摄像头的凸起感觉不明显,那或许,你见过松下的CM1吗?将这款搭载了1英寸的手机拿在手中,你跟人说这是一台手机你看有人信不?
松下CM1——真的是手机
除了硬件上的升级,当然优秀的 AI 处理和图像算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算法的加持下能够提升图片的观感,也能降低拍照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