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我们收到关于城中村变“拆”为改造的消息,于是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告诉大家:
城中村确定不拆!房租还可能要降?深圳宣布:保卫城中村!
但在我们收到的180条评论中,大家的评论出乎意料的一致:不相信、深圳的二手房东太坑了、房租一直在涨…
其实,大家都在关心城中村拆不拆的问题。虽然我们不希望自己住的地方,是又老又破的旧房子,不希望楼下是坑洼的小路,不希望遇到突然蹿出来的老鼠和蟑螂…
但在深圳高房价、高房租的环境下,城中村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唯一选择。
如果城中村真的拆了,没了,还有多少深漂愿意留在深圳呢?
农民房改装成“公寓”,房租翻倍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农民房,开始改装成了“公寓”,除了带来每天轰隆隆的施工声,还带来了房东的涨租通知。
小水上个月从白石洲搬出去的时候,二手房东说这房子装修完以后要从2200涨到2800。可后来我们再回去那栋楼看,房子只是刷了墙壁,装了热水器和空调而已。厨房的窗,依然沾满了油污,只是被窗帘掩盖着。
虽然涨了价,但是房子却不愁租客,因为相对于小区房来说,涨了租的农民房还是比较便宜。所以很多深漂,其实真的没办法离开城中村。
即使房东说房子要改造,赶我们离开,我们也只能匆忙收拾行李,再在城中村找另一个落脚的地方。
对深漂来说,这里有千千万万的不好,但只要便宜,一切抱怨都值了。
城中村,深圳便宜的容身之所
住了半年白石洲,小水其实还是挺喜欢这里的。它为我们这些来深圳打拼的人,提供了便宜的容身之所。
虽然这里环境脏乱差,终日不见阳光,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对面握手楼小情侣因为什么吵了架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但是住在这里,地铁一两个站就能到高新园、深大、科苑,不用像住龙华、龙岗的同事一样七点就要起床,八点前就要挤上三号线、四号线、五号线…这是白石洲最感人的地方。
最感人之二,是它为我们这些孤独的人提供了一份美食地图。潮汕甜汤、肠粉、火锅、烧烤烤鱼…统统在这里都能找到,物美价廉,而且就算你加班到深夜两点,他们依然在等你,填满你空虚的肚子。
住在这里,忽视掉那些糟糕的环境,感受市井的烟火气,其实城中村还是挺好的生活之地。
如果没有城中村,你还会留在深圳吗?
城中村的好与坏,我们都看在眼里。所以当我们抛出这个问题时,很会多都沉默了:如果没有城中村,你还会留在深圳吗?
有人说留下:
@优酱:
这个问题让我瑟瑟发抖…如果真的没有城中村了,我也可以搬到公寓里,但是每个月的支出多一倍吧。虽然心疼,但是对我的职业发展来说,深圳是最佳选择。所以就算没有城中村了,我也会留在深圳。
@梦梦:
在城中村住了三年多,看着周边的房子被一座座拆掉,心里挺难过的。对这个城市的一草一木,还有这里认识多年的朋友,都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离不开了。没有了城中村,也可以搬得远点,总有办法让自己活下去的。
@LIN:
自从每次我从家里离开,都跟家里人说:“我回深圳了”而不是“我去深圳了”,我就知道,我离不开这座城市了。他乡虽然容纳不下灵魂,但是故乡安置不了肉身,我宁愿漂泊在深圳,慢慢地扎根。
@乐乐:
不想离开,希望深圳能给我们这些深漂留一席容身之所。
也有人说不留:
@小米:
暂时还是会留在深圳的,毕竟深圳工资高,虽然说没有城中村了的话住公寓租金贵,但十年内城中村还是会存在吧,而且我也未必留在深圳那么久。深圳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拼搏的中转站,房价太高了,没有房,没有家。
@笨小孩:
不会,活不起。2200的底薪,辛苦加点班也就4000块,扣掉五险一金300多,扣掉伙食费,再花1800、2000块钱租个房子,自己活下去都难,不如呆在老家。
@唐先生:
其实并不是很喜欢深圳,压力太多了,女朋友想要留在这里,所以我也选择留下。如果她走,我也走。
@杨娜:
在深圳生活了将近十年最终还是败给了深圳的高消费,高房租,很多九零后不得不选择回老家结婚生子,在深圳拿着四五千块钱的工资,生活每天都感觉过得紧巴巴的,在我们普宁三千块的工资可以过得很舒服安逸。
@Hope:
不是会不会留,而是留不了,拿着四五千的工资,住着2000多的房子,连养活自己都难了,更别谈梦想生活了!如果没有城中村,只能逃离这个城市了,高楼大厦虽不错,但却是那么冷冰冰,那么拒人于门外。
其实不管留下或离开,都是个人选择,能坚持留下的人,值得让人佩服。离开的人,只是遵从内心的想法,并不可耻。
那些年我们住在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的小单间里,在昏暗的握手楼里畅谈着梦想和未来,和不讲道理的房东、邻居斗智斗勇…
城中村的生活,让只身一人的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或许生活会遇到很多糟心的事,但这些,以后都将成为我们的回忆,不值一提。
深圳的城中村,和其他城市不一样,它的精神面貌不是消极堕落的,而是昂扬向上的。城村共生,是这座城市献给深漂的难得的温柔。
在这里,我们一边吃着泡面、外卖将就生活,一边看书、加班努力改变现状。
在这里,永远会有新的少年,怀揣着一颗热诚之心奔赴而来,同样也会有新的悲欢离合,在这里重复上演。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努力,我们在尽力,不辜负在深圳走的每一步。
但愿城中村微改造能够顺利进行,毕竟这方小小的天地,是我们在这座城市里唯一的容身之所,抵挡着身处万家灯火之中的孤独。
愿被“拆”字追赶的我们, 最终不用颠沛流离,不用一个人独自抗下所有的委屈和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