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牢牢抓住国家“组团式”帮扶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党建为引领,汇聚教育、医疗、科级人才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共同谱写乡村振兴“主旋律”。
“输血”与“造血”并重,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组团式”教育帮扶和云南省“省管校用”对口帮扶作用,选派优秀教师团体进行帮扶为红河教育提供优秀人才保障。充分利用好选派帮扶教师力量,选用帮扶教师担任相应学科教研组长,并承担适当学科教学任务,在办学规划、育人理念、课程开设、教学质量等方面为红河县教育事业提供指导,帮助学校管理层深入学习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建立完善学校管理体系。与临沧市第一中学签订帮扶协议,由临沧一中帮扶团队指导,发挥选派教师“传帮带”作用,开展“组团式”帮带跟学,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为红河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造血功能。
“服务”与“授渔”同频,提升医疗水平。紧抓“组团式”帮扶骨干力量作用,针对医学领域弱项短板,选派医学专家组团到红河县人民医院进行组团式帮扶,与“组团式”帮扶单位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书,研究制定帮扶计划,分层分类策开展帮扶工作。组织多位专家结合个人熟悉领域为老百姓开展免费义诊,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充分发挥骨干医师带头作用,探索一带多、师带徒的帮带机制,把省州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科室,严格按照省州医院的标准,开展带教手术、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等帮扶措施,推动所在科室医疗水平及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为红河各民族群众筑起生命安全屏障,加强对县级医护人员指导培训,为红河县医疗体系注入新鲜的血液,鼓舞本土医师的士气,各项医疗技术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技术”与“帮带”结合,助推产业发展。依托特派团专家产业技术优势,以辣木、蛋鸡、香蕉(芒果)、水禽和水稻等5个产业组为单元,联系相关科学技术、科研单位、企业和产业体系等支持红河县发展,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及对接服务工作。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产业链延伸,结合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在红河县大羊街乡和宝华镇建立存栏2000只以上稻鸭核心示范基地2个,实现梯田放养稻鸭存活率、产蛋率、经济效益提高;定期开展技术示范、指导与培训服务,采取“科技下乡”、“走出去”和“结对子”,跟班学习和实地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本土产业化等复合型人才。引进实施“稻+文旅模式的稻画水稻品种”,打造撒玛坝万亩梯田哈尼姑娘稻画,利用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等时机开展红河哈尼产品文化宣传及品牌打造活动,不断提升知名度,让“特色”服务“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红河县委组织部 红组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