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新闻 >

从爱心互助金到贝爱公益,西贝的15年公益史

导读:

2022年,《中国益公司》项目继续推出高端访谈栏目——《致善》,以“商业向善,

2022年,《中国益公司》项目继续推出高端访谈栏目——《致善》,以“商业向善,责任有为”为主题,走进企业,通过对话、纪实的方式记录企业的社会责任闪光瞬间;也将邀请行业内专家对公益慈善、乡村振兴、碳达峰等政策进行解读,为企业履责给出专业实用的建议。

《中国益公司》与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首席贝公益官张丽平的对话,为《2022·致善》第十一篇。西贝作为国内知名餐饮集团拥有300多家门店,2万多名员工作为很多“新市民”进入城市后的第一站“益于员工”一直以来都是西贝社会责任的重点之一——如何为他们和背后的家庭提供稳定的保障如何为他们提供更清晰的职业成长路径加之其员工很多来自农村家境一般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或者大病就会让他们雪上加霜因此西贝在2007年就设立爱心互助金在员工突遇重大疾病、意外事件时提供帮助为员工子女提供助学资金2007年以来该项目已经为784个家庭提供应急救助。2021西贝爱心互助金更名为“贝爱公益”“升级后社会属性更强,这样就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更好地履行企业责任。”

疫情之下西贝公益更忙了

中国益公司:三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对于餐饮行业的整个影响应该是非常大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西贝是怎么来保障自身员工健康安全的

张丽平:2020年疫情刚发生的时候,大家都懵了。当时我们有370家门店,正好是临近春节,工作人员全部都是满编状态,按往年的经验春节是生意最好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休息,全部都是在备战状态,所有的原材料都在库房里面等着,都准备好了,突然一切就停了。停了之后,我们两万多员工,有一半是那几天陆陆续续就回家了,还有一半,留在宿舍里。

第三天,我们突然反应过来不能让大家回家,因为在路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疫情当时比较严重,如果辗转回家的路上感染,到家又感染了家人该怎么办?所以后面还没有离开的员工,我们就尽量让大家留在了宿舍,我们在全国有2000多个宿舍。要保障员工的吃住,还要让大家有好心情,缓解不能回家带来的负面的情绪。

我们还给一线员工在第一时间补充了保险,除了原来覆盖的保险项目之外,专门买了新冠保险。

中国益公司:这个对当时企业而言应该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因为相当于是经营停摆了,但是可能有这么多员工的群体生活还需要保障,因为西贝员工群体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餐厅一线人员正常发薪吗

张丽平:那三个月经营上是停摆的状态,我们给员工的工资是按照地区劳动法的要求,发放最低保障工资。但是对于当时还在一线继续工作的员工,在店里面进行保障,给宿舍其他员工做饭、送饭的,还有一些去到医院做支援的,我们都是除了发放工资之外,还有给予了奖金。

中国益公司:这个状态持续了大概有多长的时间?

张丽平:不同的区域不太一样,是逐步放开的,陆陆续续,今年各地的店也都有过暂时的关闭,像西安、深圳、内蒙……我们全力配合防疫政策,在配合的同时做好保障工作,不光是做好内部的保障,作为餐饮企业我们也承担起了地区的保供工作,给居民带来保障,尽我们的能力。

中国益公司这种冲击对于西贝的公益有什么影响吗?

张丽平:我们变得更忙了,从2020年开始,我们请了心理老师帮助员工在线上进行辅导,安抚心理问题。有时候在宿舍几个月不能出去,人的身体闷着,心理上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情绪问题。我们就增加了一项长期工作,请心理老师给大家讲课,一年会做很多期线上辅导。当自己无法面对,不能够完全梳理自己情绪的时候,可以有一个渠道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和疏解。

除此之外我们也做了一些支援武汉、支援内蒙古疫情的工作,提供我们的人员和菜品,进行支持和保障。

因为一个被烫伤的孩子设立西贝爱心互助金

中国益公司我们看到西贝是在2007年成立爱心互助金,当时是出于怎样的契机和考虑?

张丽平:在内部我们一直都有一些公益的行动,最初没有成立正式的部门去管理,是一个互助金的形式,公司有专人负责,有人需要的话就可以直接和公司申请。当时公司人也比较少,当时总部办公室有一个人进行管理,记录大家的捐款,有人申请也是从负责人那里申请和记录。2007年我们想更规范专业的把这件事做大、做实、做好,就正式成立了一个部门管理爱心互助金。

中国益公司当时是觉得需要一个部门来专门管理最早这个互助金是怎么出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