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回家看看了?
2022年的末尾,久久未曾回家的旅人终于等来了好消息。随着“新十条”的颁布实施,集中隔离成为历史,跨地区人员不再需要出示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这意味着,探亲返乡、外出旅游的需求将被快速释放。
对于那些因疫情长期被困他乡的人们来说,“就地过年”即将画上句点,有家人陪伴的春节近在咫尺。
“就地过年”即将画上句点。/《四个春天》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欢迎你们回来”——就在不久前,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高武的这句朴素的“召唤”让无数国人感到暖意,毕竟,过年回家,是深植在中国人记忆深处的文化胎记。
与此同时,渴望“走遍世界”的年轻人找到了过年的新型打开方式。
防疫政策优化后的短短半个月内,2023年出行搜索热度上涨超过900%,春节机票搜索量暴涨至三年来最高点,国际航线旅客量也创疫情三年新高。
实质性的改变正在眼下发生:三亚日均航班量重回300+,恢复到2019年水平;每天,都有上万名“阳康”涌入海南,点燃当地旅游业。
“世界很大,我想出去看看”——再次成为很多人的期待与憧憬。在经历了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后,我们感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年来,我们最想去的地方
“想回家,想吃妈妈做的蕨粑炒腊肉,香味扑鼻,快乐干饭。”
12月7日到12月8日,“新十条”与“2023年节假日安排通知”先后发布。短短24小时内,春节回家的曙光变得愈发清晰。
来自上海的“00后”米米已经迫不及待地回味黔贵老家的味道,她最想念的,是妈妈做的各种家常菜,凯里酸汤鱼、米豆腐、油炸小茨菰……家的味道,早已让她归心似箭。
这是米米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回家。初入职场的半年里,米米还在努力适应从“学生党”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在上海这座生机勃勃但又光怪陆离的城市里打拼,想家的情绪时常在深夜饥肠辘辘的加班时刻,从舌尖涌上心头。
只是,眼看离春节不到一个月,机票价格飞涨,往返双程已经几乎接近全价,相当于米米近半个月的工资。米米盘算着,如何能在保证旅程舒适的同时,又不至于“吃土”。
直到米米无意中浏览到了“租车盲盒”,付最便宜的车型租金,却可能拿到“隐藏款”的高端车型。于是,米米决定,和老乡一起租车回家。
“没人能拒绝拆盲盒的乐趣,更何况是汽车这样的‘大件’?”
与此同时,来自北京的张先生一家开始筹备返乡之旅,和远在湖北荆门市沙洋县的父母团聚。以往,张先生一年回家两到三次,但由于今年北京特殊的疫情防控政策,张先生一直没能找到返乡的机会。
从北京到沙洋县,全程1200多公里,坐高铁需要中途换乘,飞机也需要转乘大巴,如何避免旅程中不让女儿发生感染,是悬在张先生心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和妻子讨论过后,张先生做出决定:“租车回家,一路直通家门口。”
公路上,总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有趣故事。/《菊次郎的夏天》
租车自驾不仅能够保护孩子的健康,也能减少家乡父母的感染风险,而且可以在旅程中全方位陪伴家人。女儿喜欢《菊次郎的夏天》,因为公路上,总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有趣故事,如今,女儿比张先生更期待这趟“返乡之旅”。
来自广州的阿伟和春野则决定,2023的春节,一起实现他们期待已久的蜜月旅行——西北环线自驾游。
今年9月,阿伟与春野领证,相识3年,他们的爱情故事早已和疫情管控相互交织。意想不到的是,12月,随着防疫政策的改变,“战疫时期的爱情”迎来了终点。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阿伟和春野不爱热闹,与其花费重金举办一场“盛大煽情”“让长辈有面”的婚礼,不如观照自己的内心,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上。他们计划,把自驾游作为两人的“结婚仪式”,安静、自由、不受打扰。
西北大环线,是两人向往已久的自驾路线。春野自小生长在温润、丰饶的岭南地区,看惯了葱郁的青山绿水,反而对粗粝苍凉的西北心生向往。春野表示,她想看看,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怎样的壮阔雄奇。
由于目的地距离广州全程2500公里,两人计划,在旅途的第一站西宁租车,然后在终点站兰州还车,一路穿越高原、盆地、戈壁、草原,寻找海子诗里的“一座雨水中荒凉的城”。
从西宁的拉脊山出发,途经传说中“由泪水形成”的倒淌河,抵达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以及明澈如镜的茶卡盐湖。随后,经过连绵不断、落满白雪的祁连山,驶入甘肃境内。
戈壁公路,是阿伟最期待的一段路程——戈壁滩上,笔直的公路延伸至天际,诡谲多变的雅丹地貌守候在路的两边。就像行驶在孤寂的无人区,一路上,无人打扰,静静感受“群山莽莽”的苍凉。
敦煌,则是春野此行最挂念的目的地。十年前,正在读高中的春野无意在中央一台看到《敦煌》纪录片,就对这个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念念不忘”。曾经的敦煌阅尽繁华,东西方文化相聚于此,如今却被遗落在历史深处,与黄沙做伴。
春野期待,2023年春节能将这个美丽的心愿“做个了结”。
租车自驾,正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
“私家车不香了,租车正在崛起”——如今,“租赁生活”正在成为都市年轻人炙手可热的生活方式。
早在2019年,就有研究指出,我国租赁经济突破10万亿元,参与租赁经济服务的人数超过1亿人。在“万物皆可租”的时代里,租赁所反映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智慧——想要将一件产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租”可能是比“买”更好的选择。
租车自驾的迅猛发展,正是这种生活智慧的体现。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萨斯基娅·萨森(Saskia Sassen)曾在采访中说道:“在纽约这样的城市里,年轻人不想买车了,他们更希望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租到一辆车。租车简单、直接,但买车就需要保持稳定的收入去还贷款,每个晚上还要有一个停车位,买车意味着要承担更多。这只是一个小例子,新一代人的看法其实与父母一辈已经显著不同了。”
相较于欧美国家,国内的租车起步虽晚,却已经出现势不可挡的趋势。
一方面,我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租车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疫情激发了租车市场的广阔潜力。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自驾租车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后疫情时代,64.9%的用户更加倾向于自驾出行,超40%的人对于交通工具的安全较为关注。
时下,对于春节返乡的人来说,租车回家解决了“春运抢票”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