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新闻 >

社区干部怎样服务到位(干部状态新观察)

导读:

  云南省全面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基层资源的精准投放力度,既投入资金资源,

  云南省全面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基层资源的精准投放力度,既投入资金资源,也配强社区干部,倾听群众意见,汇聚多方合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记者曾先后4次探访昆明市凤凰山社区,呈现社区干部用好各类资源、提升服务水平的生动实践。

  ——编  者  

  

  只有600多户居民的砖瓦厂小区,一场大扫除清理出80多吨垃圾;一个5万多人的大社区,办场活动却只有5个人参加……矛盾多、资金少;摊子大、组织小;距离远、够不着,曾经的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凤凰山社区面临着不少治理难题。

  可短短3年,这个包括老旧小区、公租房小区、商品房小区的典型社区却一改旧貌、焕然一新:长期失管的砖瓦厂小区引入物业,建起老年食堂,老旧小区改造也正有序进行;现在社区组织活动,钱不用多花,居民参与度却越来越高了……

  近日,记者探访凤凰山社区,探寻“凤凰涅槃”背后的密码,看社区干部如何调度好、使用好各类资源。

  怎么改造老旧小区?

  既要有资金支持,更要有群众基础,摸清需求、一户一策改起来

  一年不见,凤凰山社区居委会主任魏立宁比过去更忙碌了。市里投入2700万元,最近,砖瓦厂小区正在进行旧改。简单寒暄后,魏立宁带记者直奔砖瓦厂小区。“拆违建、改造外立面,全是难啃的‘硬骨头’。”魏立宁说。

  砖瓦厂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的十几栋红砖房作为职工宿舍,连厨房都没建;不少一楼住户无奈搭起违建,才勉强够住;上厕所得去公厕,洗浴得去澡堂,老年人上楼都吃力,如厕成了大问题。公共环境也不好,路旁堆满杂物,灌木丛挂着垃圾。天一晒,热烘烘的臭;风一吹,都是灰。

  2021年,刚上任的魏立宁转完1.2平方公里的辖区,认定当务之急是解决砖瓦厂小区“脏乱差”问题。

  社区人手不够,就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上百人整整清扫了3天,从砖瓦厂小区清出80多吨垃圾,动用了铲车才清理完。魏立宁还没来得及高兴,一周后再去看,原来堆垃圾的空地,又堆满了垃圾;旁边就是垃圾桶,可有些居民还是习惯了随手丢。

  “咱小区排水不畅,一场雨后,小区里便污水横流;加上到处都是杂草堆,居民自然觉得扔点垃圾也无所谓。”老住户许丽芬一席话,让魏立宁明白了症结所在:要改变垃圾遍地,既要改变居民生活习惯,又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基础设施怎么补齐?不仅要有人,还要有资金支持。2019年至2021年,昆明市启动了73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砖瓦厂小区成为被改造对象之一。2700万元项目经费,让魏立宁看到了彻底解决砖瓦厂小区问题的希望。

  怎么改,跟群众商量着办。为了摸清住户需求,魏立宁和社区干部跑了一周,遍访600多户,结果九成住户表示同意;改造后引入物业公司涉及收费,又跑了一周,八成住户同意。去年3月,改造正式启动。

  同意归同意,但涉及自家利益,又冒出其他问题:要打通消防通道,必须拆掉煤棚等违建,可腾退没产权证的煤棚,住户要补偿;拆除违建,住户反问“做饭去哪”;一楼住户抱怨下雨污水四溢,高层住户又反映房间没厕所不方便。

  好在两轮上门,社区干部与住户都已互相熟悉,经过商讨定下“解题”思路:遇到问题要讲究解决方法,嘴上劝不动,就先做示范;党员干部带头拆,做出样本让群众先看看;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一户一策改造厕所、淋浴间。

  换管道、修凉亭,拆煤棚、建食堂,消防通道打通,地下管网逐渐改造,新大门、新球场,小区已经大变样。

  怎么优化社区服务?

  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不坐等问题上门,主动发现群众痛点

  许丽芬不知道的是,为了引入物业公司,社区干部可没少动脑筋。为了赢得群众对改造的支持,物业费定得很低,几家物业公司一听报价都不愿意来。

  无奈之下,魏立宁只能上门拜访辖区内商品房小区的物业公司。临行前,他先给物业公司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工程设备、绿化养护可以“一套班子”,人工成本能省下不少;小区空地划定停车位,收益归物业公司;如果还不够,社区再向街道争取一部分资金补助,确保物业公司运营。

  在砖瓦厂小区采访,记者几乎走一段就要停一停。两次遍访、时不时到小区召开居民代表会议,魏立宁早已经成了砖瓦厂小区居民的老熟人,经常被拉住交谈。小区里哪家有几口人,家里情况如何,魏立宁都能说个大概。

  “设立凤凰山社区,本身就是对基层治理的投入。”金马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郭代玉说:“凤凰山地处城郊,相关区域以前由方旺社区与十里社区协同管理。城市化人口集聚,管理服务事项成倍增长,通过新设立社区,有助于更好地整合资源,为群众提供服务。”

  伴随新社区成立,凤凰山社区干部队伍也不断优化。“以往一提社区干部,大家想到的是年龄大一些的,可是我们社区班子平均年龄才28岁!”凤凰山社区党委书记钱洪娇说。经过2021年社区两委换届,班子成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为社区治理储备了人才。

  目前,云南省为社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78万人,持续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以凤凰山社区为例,既有像魏立宁这样扎根社区的干部,也有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用才未必要硬留才。”魏立宁认为:“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源源不断进入社区,保持社区治理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理念的改变。群众找社区干部,多半是要办手续。魏立宁说:“别总想着怎么管理,先想想怎么更好服务,帮群众解决难题。”为了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凤凰山社区“一个大厅”变成了“多个服务点”,社区将为民服务大厅的便民服务事项办理下沉到6个网格中,居民在本小区既能办理医保、社保、低保、老年证等事项,又能办理物业服务事项,实现了“只找一个人,能办很多事”,基本做到“首问办结”,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能坐等问题上门,主动发现群众痛点,才能走进群众心里。”钱洪娇说。针对辖区年轻人多、流动性大的特点,社区为上班族提供周末及法定节假日的“定制服务”。为了便利群众反映问题,社区建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群,生怕不能及时掌握群众诉求。魏立宁说:“群众在微信群里投诉,多半是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得好好处理。”

  怎么发动群众参与?

  关注不同需求,从服务“一老一小”抓起,鼓励开展志愿活动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哪件事都不好办,可钱洪娇并没有愁容满面。“再难也没有社区成立之初难。”钱洪娇说:“凤凰山社区挂牌之初,看着满大街的人,却不知道‘群众在哪’。”

  钱洪娇明白,单靠18个社区干部,肯定没法服务好社区5万多居民。做好社区治理,可不仅是办好手续。一个社区好不好,能不能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