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翔安新城指挥部干部在项目一线奋战。
图②:厦门市商务局干部到同安区乡村振兴一线服务村民。
图③:翔安新城片区。
图片均由厦门市委组织部提供
编者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注重在严峻复杂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为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看准的就要大胆使用”。
为激励广大干部到重大斗争一线经风雨、见世面,提振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福建省厦门市自2016年以来综合运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等方式,探索建立“重大部署在斗争一线推动、政治素质在斗争一线识别、工作实绩在斗争一线核验、考人考事在斗争一线贯通、正确导向在斗争一线彰显”的一线考核机制。
近日,本报记者赴厦门,深入采访当地一线考核的经验和做法。
“该同志责任心较强,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一听到有企业来访,立马精神百倍,不放过任何一个推介项目的机会”“该同志敢于建议直言,临近退休仍保持较高工作热情”“该同志有时比较急躁,批评人让人下不了台”“该同志与副手配合不够顺畅,到一线相对较少”……
这是厦门市委组织部负责考核的干部在一线考核调研报告中写下的几段表述。
“开展一线考核调研,我们更为精准科学地为干部画像,为推动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提供了重要依据,让干部队伍风气为之一新。”厦门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郑一琳介绍。
在厦门,得益于一线考核,一批敢于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干部得到晋升重用,越来越多的干部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问题复杂、矛盾突出的岗位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担当作为、苦干实干的氛围日渐浓厚。
明确考核方向,在斗争一线听实话看实情察实绩
从厦门岛环岛东路驶入翔安大桥,仅5分钟,便进入了翔安新城。
“刚刚通过的跨海大桥今年1月刚开通,以前走隧道来翔安需要10分钟,而十几年前,开车需要1个多小时……”在翔安新城片区指挥部副总指挥、翔安区副区长张清海看来,这里每天都有新变化,处处迸发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工作时对厦门提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重大战略,厦门市启动8个重大片区开发建设工作,翔安新城片区就是其中之一。
重大片区事关厦门未来发展,也是工作最吃劲的地方,厦门市委组织部从2019年起连续5年对8个重大片区指挥部开展一线考核。来自组织部的两名干部挂钩一个指挥部,每周至少1天到现场与驻点干部一同工作。
“参与新区建设,肩上的担子很重。市委组织部派来的同事,和我们一起开例会、看现场、下工地,近距离观察干部,也力所能及协调助推工作。”张清海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但有组织在身边,干起活来心里踏实,我就只管满踩油门往前冲!”
“从征迁到项目落地,从安置房到市政配套建设……片区的改造升级,是多个项目综合推进建设的结果,需要协调各相关单位,统筹规划、通力协作,一个难题一个难题突破,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厦门市委组织部考核组成员黄吉龙介绍,在重大片区指挥部开展一线考核,旨在高效推进指挥部工作落地落实,同时激励干部在一线增长斗争本领,冲锋在前、担当作为。
2017年,厦门市委组织部出台专门文件,对在重点工作一线考核工作的范畴、任务、方法等作出规定,明确提出“市委组织部选派1/2干部、投入1/3时间牵头考察重点工作一线市管干部”等刚性要求,同时建立起组织部门干部与重点片区、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一对一”挂钩联系机制。
斗争的焦点在哪里,干部在哪里斗争,考核的重点就在哪里。
旧城旧村改造、新机场建设等重大项目,看开工竣工投用、实物工作量形成;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看项目签约落地、用工用地要素保障、建成投产;厦门自贸片区、两岸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等重点领域改革,看创新体制机制、综合效应;基层治理难题,看面貌变化特别是群众的获得感、满意率……
湖里区殿前街道,是厦门岛内面积最大的街道,是进入厦门岛的交通要地,区位优势明显,也拥有岛内最大的村改居社区——高殿社区,面临一系列基层治理难题。
“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同志通常都是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同我们谈心谈话,了解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殿前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达达清楚记得,2022年6月,湖里区委组织部派出蹲点调研组进驻街道,围绕班子运行情况和网格化工作推进情况等深入调查,给基层治理“把脉开方”,推动了街道治理水平的提升。
“深入斗争一线,我们可以近距离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不仅看干了什么、怎么干、干成了什么,还要听群众口碑、涉及部门及企业的评价。”厦门市湖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敏毅介绍。
湖里区的蹲点调研是厦门市开展一线考核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市委组织部的示范推动下,各区以及大的系统单位聚焦上级部署,在防抗“莫兰蒂”台风、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筹备保障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征迁扫尾攻坚等重点工作中开展一线考核,通过考核发现掌握表现突出和表现较差的“两头”干部,挖掘推广相关工作经验做法。
创新方式方法,确保精准科学考准考实
建成8个新工业革命领域赋能平台,推出上百个金砖示范项目;打造23个金砖示范性专业培训项目,推出培训课程680门;举办33期金砖人才培训活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正式启用以来,成绩亮眼。
2020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宣布“将在福建省厦门市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厦门市成立金砖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金砖办”),工作迅疾展开。
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指派干部到市工信局等部门蹲点考核,金砖办实体化运作后,从组织部门选派两名干部定点跟班工作,在承担政策协调、人才培养等重要任务的同时,观察掌握干部表现。
“客观全面掌握班子情况,就要多走多问多听,收集各方评价反馈;深入了解干部,首先要让自己成为‘泥腿子’,在一起加班加点工作,才能看到实情、听到实话……”作为市委组织部选派来金砖办蹲点的干部,黄玉玲对一线考核颇有心得。
2022年,黄玉玲共撰写6份工作报告,汇报金砖办班子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干部表现,并提出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