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局党委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地质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职能定位,紧扣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发挥地质技术优势,谋真招出实招,为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
强化能源安全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要成果
实施地质矿产勘查项目27项,新圈定固体矿产找矿靶区3处。山东省聊城高唐县郭店地区铁矿普查项目钻获我国罕见高品位富铁矿,求得磁铁矿石推断资源量848.7万吨,硫铁矿石资源量4.4万吨,有效助力山东省钢铁工业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山东省新泰市桃花峪-石棚地区金及稀有矿产普查项目圈定3个金矿(化)体、2个铌钽矿体、1个锂铍铌钽矿体、1个铍铌钽矿体和1个硫铁矿体。山东省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找矿潜力评价、山东省锂矿资源调查评价等项目有序推进,有效服务能源保供。深入研究国家、省“十四五”规划和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建设。进一步做好矿业权勘查管理,努力盘活矿业权资产。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安哥拉、沙特阿拉伯等国开展地质工作,为山东地质工作对外合作交流开辟了重要的窗口。
2021年12月以来,一院开展了海域战略性矿产勘查研究工作,并在有关海域砂矿中发现赋存磷钇矿、独居石等稀土矿主要矿石矿物,以及锆石(铪)、石榴子石、钛铁矿等多种重砂矿物,大致查明了该海域矿种及分布范围,圈定了异常区和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2月19日,一院召开海洋战略性矿产勘查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到会指导并充分肯定了一院近年来在海域战略性矿产勘查等领域取得的找矿成果。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着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新样板
高质量实施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西部优质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探获了济南城区黄河以南的首个水温超过40℃、锶及偏硅酸矿泉水双达标的优质地下水资源。服务省内20余个区县开展特色地质资源调查、特色土地资源调查、抗旱打井找水等工作,承担的郓城北部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圈定富硒土地1952亩,为当地特色农业种植提供有力指导。郓城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地热井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累计施工并验收16眼地热井,总进尺26207米,总涌水量3.6万m?/天,可实现7个小区约33万㎡供暖面积、约1万人的冬季供暖问题;该项目总计将施工200眼地热井,全部完成后预计可实现清洁能源供暖面积560余万平方米,节约标准煤4575840吨,减排二氧化碳10917990吨,减排二氧化硫77790吨,助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服务实现“双碳”目标协同推进。
在莱芜华山林场新村新施工一眼饮用水井,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吃水难问题,获赠省驻村工作队锦旗。开展莱芜区城区东部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填补莱芜城区地热开发利用空白,服务济南国家级“双试点”城市建设。
加速地质数据信息化支撑,助推旅游产业化
积极参与山东省应急厅普查数据维护管理工作,主要开展普查工作环境搭建、数据库管理维护、数据更新服务、全省普查数据维护管理等。做好长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相关工作,服务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崂山风景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项目,主动融入地方防灾减灾工程,促进优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成果影响进一步扩大。费县牛岚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工程、探沂镇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项目、巨野县核桃园镇青龙山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和残余土石料处置项目、邹平市西董街道小界岭破损山体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EPC)项目,擦亮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底色。
下一步,地矿一院将大力弘扬“爱国奉献 、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的工作基调,把地质工作融入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以一域之光为全省添彩,努力推动山东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