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如约而至,美好幸福的生活将踏步而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到湖北考察,从田间地头到城乡社区,从港口码头到科技园区,总书记赋予“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的深情厚望,也与6100万荆楚儿女许下约定。
樱花之约,饱含关切深情;
创新之约,赋予更高期望;
为民之约,牵挂民生冷暖;
长江之约,守护绿水青山;
先行之约,湖北感恩奋进。
一个个约定,都凝聚着信心与力量。
01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说道,“全中国等你痊愈,我们相约春天赏樱花”。
△武汉大学樱花
春风和煦,灼灼芳华。今年春天,守着这个“樱花之约”,许多人从全国各地来到武汉赏樱。
3月初,春风送暖,武大早樱已经开放,不少武大师生拍下朵朵樱花,记录春天的脚步。“最美武大樱花,等待最美抗疫英雄”,目前,2023武大赏樱医护专场志愿者已经完成招募。
△武汉东湖樱园
武汉东湖樱园内,满园的粉色花瓣随风飞舞,迷人眉眼。园内人潮涌动,游客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感受满园的春色。人们到武汉来看花,却又不只是看花。这是一场有关春天的约定,为铭记、为感恩,更为积蓄力量不断前行。
一声约定,一份承诺。
2020年樱花绽放时,援鄂医护正奋战在抗疫一线。身处武汉,却没能看到樱花,成了很多医护人员的遗憾。“等疫情结束,一定要去武汉看樱花。”对此,武汉大学宣布,2021—2023年连续三年,邀请抗疫医护来武汉大学赏樱花。
2021年3月13日和14日,武汉大学选择了樱花最美的两天,开辟“抗疫医护赏樱专场”,全国1.2万余名抗疫医护及部分家属相约在樱花树下。
2022年,武汉大学再发邀请:“把最美的樱花盛景,送给抗疫英雄。”同步开通网上“云赏樱” 通道,全球200多个全媒体平台参与直播,1.8亿人次通过“云赏樱”通道共赴这场春天的约定。
以樱花为媒,湖北连续两年举办“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暨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在荆楚大地与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高管对话,展现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今年3月22日到24日,湖北将再次举办2023“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暨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吸引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来鄂投资布局,促进一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一年之计在于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在樱花的绽放中,崭新一年的美好前景徐徐铺展,荆楚人民的前行信心愈发坚定。
02
“那个时候我向总书记报告,我们长飞人都有一个‘长飞梦’。当时总书记问我,你的‘长飞梦’是什么?我说我们要做全球第一。”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回忆起2013年7月21日总书记来到长飞考察时的场景时仍难掩激动。“总书记当时马上问我说,你们实现‘长飞梦’要多长时间?我回答说,我想2020年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实际上,提前四年,在2016年,长飞就实现了预制棒光纤和光缆全产业链的全球第一。从2016年到现在每年都保持着全球第一。”庄丹充满自豪。
△长飞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光纤预制棒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光谷,庄丹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断。他说:“总书记3次考察光谷,每一次都提出更高要求。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作为与光谷同岁的企业,长飞坚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持续突破‘卡脖子’技术,进一步从过去的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逐步实现全面领跑。”
对未来,庄丹充满了信心。在光谷,包括长飞公司在内的龙头企业组成光通信及激光产业链企业群,这里建成有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光通信产业整体实力国内第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无数技术创新人才的努力下,湖北创新动能持续迸发。过去的一年,湖北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产业转型步伐加快,“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8%,“光芯屏端网”产值突破7000亿元。习近平总书记肯定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
03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来到青和居社区。总书记走进“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听取武汉市棚户区改造情况并给予肯定。来到棚改之变区域,总书记驻足观看棚改新旧对比图片,询问棚户区孩子上学的情况、老人就医的情况。总书记指出:我们抓好工作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
△武汉青和居社区志愿服务队
青和居社区位于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改造地区,是武汉规模最大的公租房小区,共有19栋居民楼,5235户,6100余人。居民们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生活环境也同步提升,小区里的“天天敲门组”,带去了春日的暖意。
“只要我有空,我就会去王梅枝婆婆家看看”,青和居社区“天天敲门组”的工作人员李丽娜表示,她通过敲门了解到,小区76岁王梅枝婆婆的老伴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为此,她一有空就会去王梅枝婆婆家问候一下。
如今,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加入志愿服务,“天天敲门组”不仅有社区网格员、小区楼栋长,还有志愿者、社区民警、律师、下沉党员等,成员也从最初的100多人逐渐壮大到现在的200余人。
社区对高龄孤寡老人等群体“重点敲”、一般家庭“定期敲”、年轻群体“网上敲”,正是在这服务过程中,敲来了社区的能人达人,敲出了居民议事恳谈会,敲准了居民的诉求与需求……
“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为民的事没有小事’。”青和居社区党总支书记桂小妹说,社区以党建为引领,聚集起社区工作者、下沉党员、志愿者、物业、社工等多支力量,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央视《新闻联播》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