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新闻 >

2023重庆马拉松转播:用数字化 将比赛变为艺术品

导读:

“专业的数据字幕,合理的城市融入,精准的视觉传达,2023年重庆马拉松的转播,已经具备了世界大满贯马

“专业的数据字幕,合理的城市融入,精准的视觉传达,2023年重庆马拉松的转播,已经具备了世界大满贯马拉松赛事转播的水平,我都看骄傲了!”结束了2023年重庆马拉松现场转播,对着大屏幕解说了三个半小时的陈晨,对重庆广电马拉松转播团队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陈晨,连续11年的北京马拉松的转播主持人,四年前曾经对当时的重庆马拉松转播提出过批评,包括城市介绍过多、各种“不专业”导致观众吐槽等,而这些,也正是马拉松转播“初创团队”的通病。

如何让三个半小时的转播切换丝滑,把流程化的马拉松转播从“不出错的产品”,升华成“出彩的艺术品”,重庆广电马拉松转播团队,在不断演练进化中,进行了深远的尝试。

而把“数字化”三个字有机地融入到转播中,重庆广电马拉松转播团队具备了独步国内马拉松转播的能力,基于马拉松赛事选手数据样本的积累,重庆团队崭露头角的身位还可能进一步加大。

赛事与城市的分寸融合

2023年对于中国的每座大城市来说,都急需重振,大型赛事,正是城市精气神被提振的重器。

2023年3月19日重庆马拉松,一场推迟了三年举行的比赛,虽然相较几年前,短视频平台能事后传播赛事的闪光点,但电视转播,才是大家及时全面了解这场充满悬念的马拉松比赛的不二之选。

2023重庆马拉松转播:用数字化 将比赛变为艺术品

“过去这三年,重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在赛道——南滨路上的变化很多,比如有新的桥、改造的老街、新建的展览馆等,我们需要有明确交代,但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否则会被说本末倒置。”重庆广电马拉松转播团队总指挥王磊说。

要在“网红重庆”的最美滨江路上,在一场马拉松能拉动几个亿的经济的背景下,掌握好这种分寸,十分不易。

城市亮点变多了,单纯介绍城市的画面却减少了,网红重庆无关的城市画面全部舍弃,遴选的也一定是和跑者行进的路线直接相关——比如跑到长嘉汇,回顾今年春节让重庆出圈的在这里炸燃的绚烂烟花,让重庆人至今津津乐道的这次烟花表演也只分屏占据了半分钟,又比如南岸区和巴南区的宣推片都不长,巴南区宣推片是在选手进入隧道画面相对单一时播,播完不延展马上回到赛事上。

2023重庆马拉松转播:用数字化 将比赛变为艺术品

“我们四年前也有过城市展示画面太多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判断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专业性不够的问题,没有足够多支撑解说员的专业字幕和亮点呈现,只有拿预先做好的城市宣传片去堆砌”。本次转播的总导演粟栗说,“把握好这个度,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它没有标准答案。”

虽然减少了纯城市的预设片子,本次转播却增加了对赛事全程的全路况和关键点位的三维动画,有助于观众掌握这场城市马拉松的赛程。

机位与画面的丰富预设

长达三个半小时的马拉松转播,减少了城市画面支撑,靠什么去留住观众?足够多的机位和机位之间的合理调度,是画面不让人觉得审美疲劳的前提。

这次重庆马拉松转播,一共设计了24个机位,其中包括8个移动拍摄机位,两个无人机机位,还有好几个高点机位。

四年前的重庆马拉松转播,空中是直升机机位,换为无人机,并非省钱——重庆马拉松赛道旁的高楼不利于直升机拍摄,改为技术成熟的无人机,机动性更好,比如在新建的雅巴洞景区,领先集团的运动员抵达时,无人机低机位带着江滩大景升起,旋转到赛道,起到了新景点和赛道无缝衔接的效果,这是直升机无法做到的。

2023重庆马拉松转播:用数字化 将比赛变为艺术品

在高点机位上,转播团队利用了南滨路周边的楼宇,和新建的重庆规划展览馆等,让中景的赛道和远景的城市鳞次栉比相结合,也起到了有机传递城市景观的目的。

转播时间占比最多的移动机位上,重庆广电马拉松团队动用了6台宝马摩托车,并进行了改装,“并不是我们要玩噱头,而是为了画面更稳定。”粟栗笑道。

从马车的画面中,能看到摩托车机位基本都是处于稳定且在画面中合理的位置的,且每次切换的摩托车镜头,镜头语言很丰富,对运动员表情的捕捉,运动姿态的跟随,特写和场景的结合很到位。

在固定机位的设计上,转播团队在有城市标志性景观比如来福士的时候,有意采用了低角度机位,让跑者背后的城市建筑气势恢宏,这样的设计也出现在跑者通过长江索道下方时,以及重庆的轨道列车驶过跨江大桥时,带出重庆这座立体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就能立刻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这显然是有明确预设的。

2023重庆马拉松转播:用数字化 将比赛变为艺术品

此外,还有一些创意机位让解说嘉宾惊叹,比如以地上斜向摆放的完赛奖牌作为前景,低角度记录运动员跑过,暗示着马拉松的精神吸引力。

技术与科技的实力结合

马拉松转播,任何一个小细节的处理不到位,都会被放大,比如与摩托车骑手背对背的摄像师,如何和摩托车骑手进行及时沟通,就是一个看起来小但一点都不小的问题——今年另一城市举行的马拉松赛中,就在转播中出现了摄像师大声让骑手“开慢点”等之类的对话声进入转播中,让人哑然失笑。

“以前都是商量一个暗号,比如拍三下大腿慢点,拍两下快点,拍哪边大腿往哪边开,但始终有可能出错,不得不喊出声做沟通”。重庆广电技术制播中心转播科科长王健说,今年不“拍大腿”,而是利用自研的耳麦系统,让摄像师能小声和骑手交流,骑手更精准及时的骑行,才能在转播画面切到时处于最佳机位。

2023重庆马拉松转播:用数字化 将比赛变为艺术品

把光纤信号变为讯道信号,也是本次转播过程中的一大技术创新——架设在转播车300米外50米高楼顶平台上的机位,是记录分段起跑和全景的重要机位,王健领衔,使用了“简单的黑科技”,借助普通的城市光纤,把光纤机位成功转化为了讯道机位,让这一路信号的可靠性有了质变——摄像师能通过Tally提示和导播内部通话提示,准确知道自己的机位正在被调用中,必须给出有效画面。

“其实大厂商也有这个设备和技术,不过这需要花费20万元以上来添置设备,现在我们已经用几万分之一的费用,把这个看似独家的技术突破了。”王健说,这个技术,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光纤机位变为讯道机位的突破,也让整体画面的一致性更好,今后的马拉松,几公里远的机位也可能变成讯道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