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新闻 >

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深度关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导读:

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深度关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深度关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图①: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苗家庄村驻村第一书记杜开亮(右一)向企业负责人推销合作社的优质洋葱。
  廖 杰摄
  图②:济宁市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指挥部干部到济宁港航龙拱港现场调度工作,为企业解困纾难。
  杨国庆摄
  图③: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干部入户调研宣讲拆迁改造政策。
  王长青摄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山东省委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指示要求,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取得明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为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担当作为。

  山东省近年来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上持续用力,注重完善制度机制,树立鲜明用人导向,精准考核奖励,为干部撑腰鼓劲,让干部愿担当、敢担当、乐担当,人人争当实干家,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到一线去、在一线选,考核重实绩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去年6月,1987年出生的夏辉履新济宁市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他自己都很意外,“正常在机关工作提拔还早呢,要感谢‘助企攀登’活动,让我有了施展的平台”。

  2021年8月,济宁市开展“助企攀登”活动,选派810名干部驻企提供服务,夏辉就是其中一员。这是济宁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的重要一环,推动力量向制造业集合、政策向制造业集中、要素向制造业集聚。他们要做的,就是发挥优势,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一年驻企,夏辉全情投入,干得热火朝天,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协调部门帮助企业解决了新增煤耗指标缺口、完成了固废填埋场整改和环评手续变更,通过市场手段解决了一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关键难题,还拓展产业链成功招引多个项目落地……

  回头来看,夏辉对“攀登”二字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干部助力企业产业升级是攀登,企业帮助干部提升能力也是攀登。一年时间,我跟企业打交道、抓产业升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全方位历练。”

  夏辉能够被组织识别,要得益于济宁市“考人”“考事”深度融合的考核办法。济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春河说:“红旗插在哪里,大家就往哪里冲锋。我们将重点任务作为考核识别干部的主战场,围绕‘制造强市’等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到项目部看、到工地听、与知情人谈,通过攻坚克难的‘事’考核识别担当作为的‘人’。”

  “派干部到一线,然后到一线选干部,让干部感觉组织始终在身边,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有一笔账,而且直接与考核结果和使用挂钩,干事创业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夏辉说。

  考核是指挥棒、风向标,组织“考什么、怎么考”,直接关系干部“干什么、怎么干”。围绕如何科学评价干部政绩,山东省近年来不断改进考核办法,推动干部事争一流、唯旗是夺。

  聚焦“考什么”重塑指标体系,为干部担当作为画出路线图、着力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提出的“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构建考核框架,将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四大主题内容,突出科技自立自强、新旧动能转换等强优势、补短板、守底线指标,把班子承担的指标分解到班子成员。

  聚焦“怎么考”重建方法体系,分类差异化考核让每个市都有出彩机会。山东省16个市,基础条件、发展潜力各不相同,放在一起考核,难免不公平。山东的做法是16个市分为3组,济南、青岛对标全国副省级城市比高低,其他14市也分成两组争位次,7个做优做强,7个追赶跨越,搭建起争有对手、赶有目标的公平竞争机制。

  聚焦“怎么用”,建立考核结果与评选树优挂钩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班子干部考核和公务员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等充分挂钩,干得好才考得好、考得好就用得好。明确规定:对绩效考核“一等”的市和优秀等次部门单位,在干部选拔使用上重点考虑、在职级职数统筹上重点倾斜;考核“一等”单位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高出“四等”7个百分点。

  担当作为,干事为先;评判实绩,考核为要。“就是要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充分激发干部担当作为争一流的内生动力。”山东省考核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建明说。

  能者上、庸者下,正确用人导向是最大激励

  青岛市北,崂山脚下,有条张村河,沿河两岸分布着12个社区,曾是青岛主城最大的“城中村”片区,以脏乱差闻名。原来也动议改造过,因历史遗留问题多、利益盘根错节搁浅,青岛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也因此“停摆”达12年。

  去年以来,崂山区中韩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少鹏带着街道一班人,啃下了这个22年没有破题的“硬骨头”,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如今沿河居民新区拔节生长,虚拟现实产业园建设火热,一个全新规划的新片区正在生成。

  因速度快、质量高、信访少、群众满意,张村河片区改造成为青岛市城市更新建设的样板。王少鹏也脱颖而出,被提拔为崂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王少鹏就是青岛在着力锻造的“实干家”队伍中的一员。“市委提出打造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的‘实干家’队伍,出台了专门意见,作出3个方面15项部署,就是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立起‘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作风能力标尺。”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史浩介绍。

  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

  省级层面,山东抓住换届契机,通过大力选用扛硬活打硬仗的好干部,树立起鲜明的用人导向: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177名干部优先使用,善于应急处突、驾驭复杂局面的85名干部优先选任班子正职,5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20个脱贫攻坚重点县的县委书记全部得到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崔海涛介绍,省里建立了较高职级职数“周转池”,对攻坚克难、表现突出的干部可不受单位职数限制、使用“周转池”职数优先晋升职级,已累计对表现突出的1100余名干部,统筹使用职级职数优先晋升。

  能上又能下,导向更鲜明。在中央精神指导下,山东各地积极探索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落到实处。

  临沂市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飞跃就在两年时间里经历了悲喜二重奏。

  2019年底,时任临沂市河东区副区长的郭飞跃,因分管的土地、城建工作不力,被认定为不适宜继续担任现职,调往市地震台任四级调研员。从实职到虚职,骤然的变动让郭飞跃陷入巨大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