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新闻 >

2023互联网的新秩序,B站、小红书、Soul们的新故事

导读:

红利消失,互联网大水漫灌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解增长的烦恼,似乎没有奇招。

在最新业绩会上,B站

红利消失,互联网大水漫灌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解增长的烦恼,似乎没有奇招。

在最新业绩会上,B站董事长陈睿给出的答案是:放弃单纯追求月活数字,关注更有质量的日活及其商业价值转换效率的提升。同样拥有Z世代用户高占比的Soul,在刚刚更新的招股书中,也呈现了这样的“情绪”。

一个不算新的,甚至稍显质朴的方法论,却是当下整个行业的共识。年轻用户的忠诚与活跃,有质量的用户增长,正在逐渐成为互联网新世界的“秩序”。

01新世界的“秩序”:年轻人的忠诚

互联网已经从野蛮生长走向了精细化运作,重点表现之一就是大家会更加关注用户粘性,以期挖掘新的用户价值。

科技社交公司Snapchat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Snapchat DAU(日活用户)增至3.75亿,同比增幅为17%,低于上一季度19%的同比增速,以及上年同期20%的同比增速。

上线于2011年,Snapchat凭借独具特色的“阅后即焚”无压力社交方式,迅速积累了一批年轻用户。在转型“社交+社区”后,Snapchat持续迭代新功能,并推出一系列的运营计划,如“Millions per Month”计划,为创作者提供数百万美元的分红,鼓励创作者生产优质内容。

此外,布局AR不断提升沉浸式体验,让Snapchat牢牢绑定了“潮酷”的标签,也让其在Z世代中的渗透率持续飙升,并带动了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前,该平台曾创下连续五个季度用户增长速度都达到20%的记录。

只是,潮水转向,如今当用户增长到达一定规模,如何“精耕细作”,进一步提高用户粘性,特别是对年轻用户的持续吸引力,成为Snapchat在下一个阶段的重要命题。此前,公司CEO埃文·斯皮格尔发布的一封公开信透露,Snapchat希望,到2023年,用户在内容上花费的平均时间增加10%。

全球市场同此凉热。3月,知乎发布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知乎MAU(平均月活用户)1.01亿人,同比基本持平。

作为国内高增长平台的代表,B站释放的信号更加明显。董事长陈睿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从2022年开始,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每家公司都会关注更有质量的增长。而增收减亏和 DAU健康增长是 B 站在 2023 年最重要的两件事。

其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平台用户日均使用时长 96 分钟,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 51%。B站DAU/MAU提升至 28.5%,据陈睿透露,这个数据将在后续提升至30%左右,因为“这意味着更高的用户活跃度、更高的用户黏性”。

根据Soul的最新数据,2022年,平台每天会有53.9%的DAU和其他人产生1V1对话,发消息的用户中,平均每人每天会发出66.9条消息,用户产生超过6.2亿条新内容,MAU发帖率为31.5%,每日新发帖回复率超过87%。

与此同时,这个利用技术实现深层与平等的社交关系,减轻社交压力,满足Z世代丰富新需求的平台正持续提升其吸引力和用户活跃度。2022年,Soul 月活用户中Z世代占比超过78%,高活用户(每个月活跃至少15天)占比为63.7%,DAU/MAU达32%。

一个趋势已经显现——不遗余力提升用户粘性及年轻用户占比,是当下互联网的“新秩序”。

一方面,年轻用户是互联网流量渗透趋于饱和下的少数结构性流量红利。以Z世代为核心,年轻用户信息获取、社交传播和消费决策更加线上化,同时注重品牌的个性化,以及场景的体验性和互动性。

另一方面,不断建立用户忠诚度,提升用户粘性,才能提升平台的活跃度,达到用户留存的效果。也会进一步成为平台向外拓展业务触角,丰富战略生态的坚实用户底座。

因此,拥有更多年轻用户、形成更强的平台粘性,且内容生态及产品丰富度更高的平台一定是“新秩序”下,拥有穿越周期力量的人。

02 用AI,链接虚拟与真实

新代际诞生新需求,新技术孕育新场景。

2023年初,AIGC火爆全球,市场也为这个“AI的iPhone时刻”而躁动。

4月5日,Meta对外宣称,将在2023年年底推出AIGC的商业化落地产品,预计将与OpenAI的大语言模型形成竞争。同日,其又发布了“AI抠图”模型Segment Anything,加码“元宇宙”内容的生成。此外,谷歌、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也早早加入了这场竞赛。

当视角转向国内,3月16日,百度发布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4月7日,阿里官宣大模型“通义千问”;4月10日,前搜狗CEO王小川宣布创办百川智能,投身AI大模型;4月14日,雷军发微博表示对大模型“全力以赴、坚决拥抱”......市场呈现出一种时不我待的迫切。

科技巨头、明星创业者混战大模型的同时,另一个突围的方向是应用层的落地。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级市场目前正在逐渐达成共识:一方面是认可大公司、巨头在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基础层、大模型的搭建更适合已经有规模效应的‘大厂’和平台介入;另一方面则会更多关注创业公司在应用方面的探索和突破,后者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

可以预见的是,在多元化的垂类应用场景下,“AIGC+”可能会带来颠覆性的创新,而这意味着新机会的诞生。

以拥有天然的对话沟通和互动场景的社交为例,在AIGC的赋能下,迈向更沉浸、更智能的交互时代成为可能。我们可以看到,Soul等平台已表示将持续发力AIGC。资料显示,此前该平台在推动AI落地社交领域早有尝试。2020年,Soul开始启动对AIGC的技术研发工作,并在智能对话、图像生成、语音技术等方面有所积累。

过程中,结合用户实际需求,Soul上线了具体应用场景和功能。例如,去年推出的提供高质量陪伴的智能对话机器人“AI苟蛋”,能够与用户进行多轮个性化沟通,并结合发帖、互动等多项行为,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主动关怀。

事实上,ChatGPT的爆火已经证明,智能对话与交互场景是AI落地的先行场域。而社交软件作为能够链接虚拟与真实场景的重要工具,一定程度上决定着AI在新应用场景下,创新融合的效果与深度。

特别是对当下拥有年轻用户这样的市场主流群体的社交平台来说,新技术的出现,刺激着Z世代对AI将为其带来全新社交体验的渴望。

而这一故事也正发生在游戏、电商、教育、影视等众多垂类中,在这背后,代际间需求的轮换,遇上了新技术带来的新场景,一切都将更加热烈和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