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新闻 >

春风化雨润神州——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文化建设述评

导读:

春风化雨润神州——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文化建设述评

春风化雨润神州——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文化建设述评

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回望五千年,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信息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紧紧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推进文化服务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数字文化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数字文化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出恢宏气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网络文学每天创作量新增超1.5亿字,用户规模超5亿;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银幕数和票房收入跃居全球前列;国家公共文化云、智慧广电、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等建设深入推进······我国数字文化发展充满生机活力,构筑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全面擘画数字文化建设,汇聚新时代磅礴精神力量

穿越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赓续传承中赋予中华儿女不竭的精神动力。

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到建成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新时代的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加速奋进;从互联网的后来者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中国大踏步赶上了信息时代的步伐;从遨游星汉的神舟飞船到探索大洋深处的蛟龙号,中国向世界展示着“上九天”“下五洋”的自信与豪情······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揭示出这一系列成绩背后的精神底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民族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当前,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交流交往、创新创造提供了新平台、新空间,也为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新载体、新机遇。如何加强数字文化建设成为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

201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这一年的10月,与延安文艺座谈会时隔7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72位文艺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一场特别的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会上,总书记开宗明义介绍了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初衷。“今天召开这个座谈会,我早有考虑,直到现在才有机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同大家一起分析现状、交流思想,共商我国文艺繁荣发展大计。”

“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在这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超过10亿的中国网民在网络空间了解知识、获取资讯、娱乐交流,海量的信息内容、丰富的文化生态,在满足不同年龄段网民多元多样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素养、心理认知和行为规范。提供什么样的数字文化产品,开展什么样的数字文化服务,既事关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也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剧、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快速发展,网络文艺受众越来越多,青年一代更是成为网络文艺的主要受众。网络文艺既有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一面,也有野蛮生长、良莠不齐的一面。要适应这种新趋势新变化,加强网络文艺精品创作,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是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亿万网民的共同期盼,为我国加快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布局谋篇,层层推进。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发布,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提出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层面就推进数字文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建设网络强国、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上,用如椽巨笔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数字文化新图景。

从《万山磅礴看主峰》《牵妈妈的手》等一批现象级正能量新媒体作品不断涌现,到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5亿、省级数字文化馆平台实现公共文化云平台全覆盖,再到中国网络文学“出海”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彰显中国审美旨趣赢得全网点赞,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情景史诗频上热搜,再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吸引全球关注······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加强网络内容创作的价值引领,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出了一批具有凝聚力、亲和力、感染力的数字文化精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据网上主流,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有力提振了全社会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