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新闻 >

使命如山 ——“千万工程”二十年记(中)

导读: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何兰生 江娜 施维 孟德才 朱海洋

从“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幸福”到“人民对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何兰生 江娜 施维 孟德才 朱海洋

从“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幸福”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百余年的誓言,历经多少岁月风霜依旧铮铮作响;百余年的使命,伴随日新月异的历史变迁而不断丰富内涵。

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把乡村带向何方?让农民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时代的命题在不停歇地考问,共产党人使命如山。

二十年前,习近平同志从浙江破题、以“千万工程”起手,开启了万千村庄的美丽蝶变,预演着山河重整的壮阔征途;二十年后再回眸,“千万工程”润物无声,已然改变了无数村庄的命运,并深刻影响中国乡村的未来。

季春时节的之江大地,乡村蓬勃生长出多样风貌:古朴静谧,又不失热闹;极尽传统,又接轨潮流;既有文艺情调,又有科技魅力;既富含中国气韵,又不乏世界风情。

在“浙”里,可观乡村之变,可品乡村之美,可见乡村之未来。

恢复和强化乡村既有价值及功能,让乡村更像乡村——这是“千万工程”重塑乡村的要义之一,也是其二十年来不断彰显蓬勃生命力的重要密码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山河湖海皆备。大地为纸,山川作笔,江河为墨,之江大地演绎着一幅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传奇画卷。

2006年8月16日,雨后初霁,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衢州开化县金星村。这是地处钱塘江源头的一个小山村,从前,村民靠“种种砍砍”为生,导致山林荒芜,破坏了生态环境。后来,金星村逐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垃圾集中处理,到2006年初,已经变为山林茂密、绿树成荫的生态村,还被评为县里的“千万工程”样板村。

习近平同志在村口刚一下车就对村庄环境赞不绝口。考察结束,即将上车返程时,他又回过头来叮嘱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将来通过‘山海协作’,空气也能卖钱。”

空气怎么卖钱呀?郑初一一时间没明白这番话的含义。直到后来看到来自上海的游客为了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专程来到村里住民宿,郑初一这才恍然大悟:“空气能卖钱,不就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了嘛。”

一位村党支部书记的顿悟,道出了“千万工程”的深刻内涵。二十年来,“千万工程”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造就万千美丽乡村。如今走在浙江乡村,路平灯明、水清塘净、村洁屋美,一步一景、处处是景。

有人说,“千万工程”改变的不只是人居环境。诚如斯言,“千万工程”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深刻影响了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赋予了乡村再价值化的机遇,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序曲。

“千万工程”对乡村的改造提升,绝不是按照城市的模板塑造乡村,消弭乡村的特色,而是紧扣乡村实际,不断凸显和放大乡村既有的文化内涵和功能价值,让乡村更像乡村。

首先是乡村生态产品供给功能的恢复和强化。“空气也能卖钱”的金星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像金星村这样的村庄在浙江不胜枚举。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示范乡镇724个、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

浙江靠海,不单是陆地上的村庄整洁一新,就连海岛也实现了村容村貌大变样。白沙港是一个小岛,也是一个村。地处舟山群岛东端,与“海天佛国”普陀山隔海相望。曾几何时,村里人靠打渔为生,在疾风劲浪里讨生活,挣到钞票却忽视了环境,一到晒鱼季节,岛上苍蝇蚊子满天飞。如今,经过“千万工程”的改造提升,白沙港焕发出醉人的海岛风情——在干净整洁的海边小路上走走,或者在民宿阳台上坐一会儿,晚风微凉,霞光旖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让乡村更像乡村,乡村就不能不种粮食。正是对于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视,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注意保障和强化乡村的农业生产功能,要求乡村发展绝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必须牢牢守住粮食生产生命线。

2003年春耕时节,刚刚上任浙江省委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同志就来到杭州余杭区调研春耕备耕工作。在调研中,他特别指出:“如果从GDP来看,农业所占的比重肯定是逐年下降的。但民以食为天,占GDP的比重下降并不影响农业的重要地位。农业的稳固保障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肚子吃饱了,才能发展其他的东西。农业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

当时一起参与调研的时任浙江省农业厅厅长程渭山对这句话记忆深刻。多年后回忆起这次调研经历,他不禁感慨:“在过去以粮为纲的时代,省委书记调研春耕工作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改革开放以后,省委书记这么重视农业生产,亲自深入基层调研春耕情况的就不多了。”

2023年4月11日,杭州萧山区横一村,放眼所及,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令人赏心悦目。乡民们说,这是整个萧山区最大的高标准水稻田之一,一年里,先种油菜,油菜收获后,再种植彩色创意水稻,水稻成熟之际,吸引大量城里人来此游玩体验。一片水稻田,卖上几遍钱,摘得几重果。“我们给这片稻田起了个响亮的名字——‘Hi稻星球’,让每一个走进村子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稻子的神奇魅力。”横一村党委书记傅临产兴奋地说道。

让乡村更像乡村,没有比古村落的保护更能留住乡村的韵味了。“千万工程”在实施之初,就注重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习近平同志在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上强调:要正确处理保护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切实保护好名人故居、古代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做到传承历史文化与融入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

老屋是乡村的核心景观之一,是承载乡愁的重要载体。地处浙江西南部山区的丽水市松阳县,有1800多年建县史,保存着大量格局完整的中国传统村落,是华东地区保存较好、代表性较强的传统村落聚集地。

距松阳县城15公里有一个海拔600多米的古村落——平田村。这里一年大部分时间处于云雾缭绕之中。村里的房子呈阶梯状,层层叠叠,斑驳的墙体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黄色,因此又被称为“云上平田”。平田村虽然有着梦幻般的景致,但是山上的条件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过于不便,一半多村民离开破旧的黄泥房,搬到了县城,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逐渐衰败。

为了保护老屋,唤醒村庄活力,松阳县2016年启动了“拯救老屋行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抢救与开发,平田村的老屋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乡贤江斌龙租用村民的老屋,请来清华大学、哈佛大学等四所大学专家教授进行设计,有效提升了村庄规划建设的品味。如今走进平田村,随处是古色古香的民居、茶室、咖啡屋,不仅激活了乡村文化,富裕了返乡创业的村民,还为都市人的乡愁寻到了一个可以安栖的归处。

恢复和强化乡村既有价值及功能,让乡村更像乡村——这是“千万工程”重塑乡村的要义之一,也是其二十年来不断彰显蓬勃生命力的重要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