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
◆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西部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多个国家级战略规划落地四川,成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强力支撑。
◆ 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提出并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
◆ 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超过8万亿元、再上3个万亿元台阶,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让诗仙李白抚膺长叹的“蜀道难”,如今已被四通八达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取代。过去5年,四川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5万亿元,相当于前两个5年总和。
◆ 2022年,四川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64万亿元,工业经济的“坚强曲线”为稳住全省经济大盘发挥了“定盘星”作用。
◆ 四川抓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大机遇,显著增强了创新驱动发展动能。目前,在川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居全国第三位;建成1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天府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丁 任硌 韩洁 江毅
治蜀兴川,气象万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到四川考察调研,为四川发展把脉定向。2022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擘画宏伟蓝图。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一起成为中国交通“四极”,推动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西部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多个国家级战略规划落地四川,成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强力支撑。
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提出并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
2022年,四川克服多重困难挑战,经济运行走出一条复苏曲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5.6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一,进出口规模突破万亿元,粮食产量实现连续超过700亿斤。在全力谋发展的同时,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10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全心全力办好老百姓的事,促进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同轨同享。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位于盐源县棉垭镇的四川盐源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凉风坳风电场一角(2022年6月20日摄)江宏景摄/本刊
相向协同 新增长极乘势跃升
3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加快。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87.99亿元,占西部经济总量超30%;成都成为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
相比过去成都、重庆“双核超大”,成渝之间的城市发展势头明显加快:四川7个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全部超过2000亿元,绵阳、宜宾先后突破3000亿元。
绵阳的表现格外令人欣喜。党的十九大以来,绵阳经济总量以每年300亿元左右的速度攀升至2022年的3626.9亿元。今年一季度,绵阳经济增速达8.5%。
“我们跳出四川看绵阳,走访苏州、厦门、东莞、佛山等发达地区,增强了抓机遇、促发展的紧迫感。”四川省委常委、绵阳市委书记曹立军表示,“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机遇,绵阳发挥自身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大力引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去年引进7个百亿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3个上半年已投产,较好地支撑了经济发展。”
——相向而行,川渝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3年多来,四川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与重庆携手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资源等领域互联互通,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截至目前,川渝两地滚动实施248个标志性重大项目,累计开工226个、完成投资8133.4亿元,今年1至4月完成投资1163.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4.3%。
过去电子信息、汽车等川渝两地竞争激烈的主导产业“从竞争走向竞合”。两地联合成立汽车、电子产业工作专班,推动产业链、园区和招商引资合作,两大产业全域配套率超80%,川渝正携手打造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