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新闻 >

无边光景时时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社会建设述评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社会建设述评

无边光景</p>

  </div> 

<div id=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社会建设述评

无边光景时时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社会建设述评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当前,信息革命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有力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人类正加速迈向数字社会这一全新的社会形态。

一分钟,复兴号高铁行驶5833米;一分钟,超20万个快递穿梭在中国大地;一分钟,移动支付新增28.77万笔;一分钟,41件案件通过互联网立案······这是今日活力涌动的中国,这是新时代处处可见的数字生活。从互联网的后来者到大踏步赶上信息时代潮流,我国建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信息化条件下社会建设特点和规律,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数字化助力更高水平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推动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巩固和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无边光景时时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社会建设述评

2023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会议指出,把智能、绿色、创新打造成为雄安新区的亮丽名片。图/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全面部署数字社会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作出庄严宣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加强社会建设,切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社会建设是同人民群众生活联系最紧密、利益关切最直接的关键领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浪潮势不可挡,向着现代化迈进的中国,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数字社会?应该如何回应人民对数字化发展的新期待?

“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6年4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时间来到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宁波舟山港考察复工复产。“我感觉到,现在的形势已经很不一样了,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回京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线上经济全球领先,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线上办公、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上医疗蓬勃发展并同线下经济深度交融。我们要乘势而上,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时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担起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强调,“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日新月异,为推进互联网便民利民惠民提供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在助力民生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强调“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要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做到心中有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数字社会建设鲜明的民生底色,是以数字社会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科学指引。

一个个标志性节点、一项项关键成果,书写着我国数字社会建设的不凡历程。建立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资源中心,形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网民规模世界第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性能优越的数字基础设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数字社会建设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人民群众美好数字生活的新图景徐徐铺展。

不断激发数字发展活力,扎实推进数字社会各领域建设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在辽宁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块远程医疗显示屏前感慨地说,“用信息化系统提高医疗水平,叫如虎添翼”;在山东考察,总书记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北京南锣鼓巷,总书记详细询问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疏通大客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