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各种职业的岗位需求对工作任务的描述,哪些职业更可能被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所影响?按照课题组构建的“基于工作任务的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Work Activity-based LLM Exposure Index),图1展示了影响指数最高和最低的各20个职业。
影响指数最高的20个职业包括财务/审计/税务、翻译、银行、销售业务等,其“基于工作任务的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Work Activity-based LLM Exposure Index)分别为0.89、0.85、0.82、0.81,法律/法务/合规职业也位于影响指数前20榜单。这些职业多为白领工作,其共同特点在于工作任务包含较多的文本处理、资料收集整理等内容,而这些知识型的工作任务正是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的长项。
销售业务职业在其中名列前茅,值得特别说明。通常认为,销售需要众多“软技能”,并且需要直接与人打交道,因此不太受到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的影响。然而,考察实际发布的销售业务岗位的任务和技能需求可以发现,大多数销售业务岗位所提出的工作和技能要求的文字描述还是常规性质的任务,例如收集客户信息、电话联络客户、提供信息咨询等,因此在人工智能影响程度的计算中排名靠前。
影响指数最低的20个职业包括社区/居民/家政服务、技工/操作工、烹饪/料理/食品研发、交通运输服务、物流/仓储、医院/医疗/护理等,其“基于工作任务的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Work Activity-based LLM Exposure Index)分别为0.11、0.16、0.17、0.26、0.27、0.37。这些职业的共同特点在于,工作任务包含较多的体力劳动,并且需要在直接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提供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职业受到大语言人工智能的影响较小,但是其受到机器人等其他数字技术的影响较大。评估职业的可替代性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还需要结合不同技术的发展综合评判。
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流行不过是这半年多以来的事,为何会在此前几年就显现出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人工智能存在高度相关性,且最近的技术进步致使该相关性增强。因此,近年来劳动力需求变化一直处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之下,而在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之后,其反应就愈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