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的号召,7月7日-11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以微山湖为例”队伍开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济南出发,前往济宁、枣庄开展“黄河沿岸生态经济产业”实践调研。
挖掘现代生态经济,助力自然生态黄河。在济宁市微山县,队伍走进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亚洲最大的草甸型湖泊湿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湿地公园充分利用湖区现有资源,建设以生态观光旅游为主导、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典范的湖泊生态观光旅游圣地。2009年微山湖煤电公司火电机被成功爆破,微山县和相邻八个县(市、区)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多年治理后,绝迹已久的银鱼、鳜鱼、毛刀鱼重新回到微山湖。团队成员们在讲解员带领下看到了数以千计的生物物种,深入了解生态保护和发展过程,切实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拓展自身视野的同时加强了对绿色经济实践的认识和学习。
重温黄河红色记忆,扎稳政治生态黄河。在微山县杨村,观察团深入学习,杨村在红色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村庄在基层党建、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走前列、作示范,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在杨村党支部书记殷昭祥的详细讲解下,观察团从“古韵杨村、烽火杨村、奋进杨村、振兴杨村、未来杨村”五大板块见证了杨村蕴含的革命光芒,并深入体悟到老一辈扎根基层,埋头苦干跟党走的精神。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不仅需要老一辈的经验传授,更迫切需要当代青年将黄河文化中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故事讲述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深入乡村基层建设,担当文化生态黄河。团队深入济宁市微山县吕蒙村、小官村和渭河村进行多样调研,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切实服务当地居民。团队成员通过主题宣讲、诗歌朗诵、红歌展示等方式,向当地村民讲解保护黄河的重要性,让村民了解到保护黄河生态的重要性;通过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结合问卷访谈实地调研微山湖生态经济发展情况,让村民增强对当代生态黄河建设措施的认识和行动。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仍是现在急需探索的问题,团队成员们也深刻认识到黄河生态发展绝非一日之计,需要“久久为功、一以贯之”的韧劲,才能让黄河水资源更“值钱”,才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探访一线企业生产,赋能经济生态黄河。枣庄健袖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品质鸡蛋为基础,致力于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公司。团队有幸去产区考察调研,全自动化设备,高品质保障原料,让成员们认识到公司在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管理的同时,以始为终、以终为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先进做法。行走在现代化车间中,团队成员们深受鼓舞和感染,纷纷表示要立志传承黄河红色基因,努力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中为黄河生态文明经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协调推进注入青年力量。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对于自身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黄河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加深了对乡村生态经济振兴战略和黄河生态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认识,纷纷立志为祖国作出自己脚踏实地的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