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11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开展以“探索黄河建生态,寻迹黄河同血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和“寻迹黄河”社会实践团从黄河流域中心济南市出发,前往在黄河决口孕育出的济宁市微山县开展实践调研。
生态绿映,志在黄河,争做绿水守护“团结”队。在济宁市微山县,实践成员进入亚洲最大的草甸型湖泊湿地——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园区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走过新薛河自然湿地景区、观鸟绿洲湿地景区、芦苇荡、天然生态湿地景区,深入了解园区的湿地保护、生态修复、水质净化工作,充分认识湖区人民“靠湖吃湖”到“靠湖养湖”的观念转变,切身见证微山县“以水为魂、全域旅游、全景微山”绿色产业升级成效。实践成员们纷纷感叹微山县生态经济发展成效,牢记守护黄河任务,以身作则,培养绿色意识、宣传绿色理念、付诸绿色行动。
精神流传,浸润黄河,力做血脉赓续“务实”者。微山湖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实践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参观纪念园中的人群雕像、纪念碑及文物展品,重温先烈艰苦岁月,体悟红色革命精神,感受黄河文化。在渭河村孙茂东纪念馆内,带病建设渔村的村支书孙茂东“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情怀和“善谋发展、敢闯敢干”的精神永存激励,镌刻进黄河文化发展史。从铁道游击队到孙茂东纪念馆,实践成员们深入了解老一辈革命者历经的艰苦岁月,深刻体会坚韧的“茂东”精神,切实感悟黄河红色基因的延续,汲取奋进力量,增强自身使命。
乡土寻访,深入黄河,勇做资源振兴“开拓”者。社会实践团成员深入吕蒙村、杨村、大官村和小官村,从微子书屋到党建示范村,从文化墙到三贤山庄,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认识到村庄在基层党建、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治理和文化传承的示范行为,了解到村民自身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和文化保护方式,更深刻地体悟到把黄河文化中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故事讲述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使命。
校企共建,力行黄河,奋做青春风采“拼搏”者。山东大卫生态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和枣庄健袖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两家以生态发展著名的公司,一家用煤矸石带动绿色转型发展,一家以“致力于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积极探索中国现代农业在未来发展的新路径,惠及的不仅是农业”作为神圣使命,同学部学科建设和社会实践方向密切相关。通过探访两家公司的产业链,实践成员们深入企业、生产基地和养殖基地,探寻自动化生产链和生态循环链,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典范,加深了对黄河绿色发展的感悟,在企业一线的学习、探访过程中,实践成员们也从学生角度解决了自身就业创业的实际问题,明确未来方向,希望用青春与热血书写黄河生态经济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与后浪担当。
支教希望,未来黄河,担做知识传播“奉献”者。在拥有湖上120和党群服务中心的渭河村上,还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湖上小学,实践成员们在此进行了主题为”雄鹰课堂“的支教活动,设置了科普课、诗歌课、音乐课和绘画课等,向依湖成长的小朋友们介绍了黄河的生态演变过程和黄河历史文化知识,让他们知道保护环境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实践成员在支教后也表示:“希望能够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承黄河红色精神,让更多乡村儿童受益,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努力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中为黄河生态经济建设与现代化发展的协调和黄河文化传承与现代演进的推进过程中注入青年力量。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经管学子牢记教诲,在暑期社会实践,经管“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寻迹黄河”实践团深入乡土,寻迹探访,扎根实践,共筑服务,发扬了“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经管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绽放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