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珍酒·郑光先纪念酒新品发布会在贵阳圆满举行,旨在纪念一代酱酒宗师郑光先的匠心坚守,以及珍酒对酿造工艺和工匠精神的传承不辍。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傅传耀,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贵州酱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涛,郑光先之子、贵州郑公酒业集团董事长郑先强,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会长铁犁,遵义市长征学学会执行会长黄先荣,贵州省酒文化研究会会长梁正等参会,共同见证珍酒匠心传承的典范之作。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东受邀出席并发表讲话,珍酒李渡集团副总裁、珍酒酒业总经理郭亮出席发布会。
在这场发布会上,吴向东强调:“预计在‘十四五’期末,珍酒将达到优质酱酒产能5万吨,储酒超10万吨的规模。”珍酒产能的快速提升是其成长性的缩影,更是发展潜力与动力的重要体现。
诠释酱酒行业的传承与创新
在中国的白酒版图中,珍酒是一个特殊的存在。1975年,茅台酒厂原厂长郑光先率领总酒师张支云等28位技术精英,在遵义北郊石子铺创建珍酒厂,拉开了珍酒传奇发展史的序幕。
为缅怀郑光先对珍酒的卓越贡献,传承工匠精神,弘扬酱酒文化,珍酒携手郑光先后人共同推出珍酒·郑光先纪念酒。纪念酒外形设计源自1985年鉴定会试制瓶型,意为传承,更是坚守。其酒体设计由国家白酒评委、珍酒第三代传承人吴长贵主导,小批量勾调,凝聚了珍酒对一代宗师匠心的传承,具有酱香突出、醇厚丰满、回味悠长、优雅细腻、空杯留香的风格特点。
傅传耀在致辞中指出:“郑光先是唯一一个担任过茅台酒厂厂长和珍酒厂厂长的人,他为珍酒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以郑光先为代表的功勋力量,赋予珍酒独一无二的品牌气质和品质风味。”
为致敬如郑光先一样的珍酒工匠,发布会现场举办了“致敬工匠授牌仪式”,为王世彬、郑光明、邓素英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珍酒工匠授牌。
珍酒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一部精彩的酱酒品牌史册,诠释着酱酒的工匠精神和价值本真。珍酒将核心品牌资产总结为品牌“1234歌”,即中国白酒一号工程、中国酱香白酒第二股、贵州三大酱香品牌、中国四大国宴白酒,其代表着珍酒在品牌历史、工艺传承、品质坚守、创新发展等多方面的强引领。
得益于持续的传承与创新,今年珍酒以212.81亿元的品牌价值再度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蝉联榜单中酱酒品牌第三位。
正如王新国在致辞中所说:“珍酒作为国家级白酒重点科研项目,在郑光先的带领下,成为了中国白酒传统与现代科技成果融合的重要代表,开启了中国白酒科学发展的新篇章,为推动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动力。”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珍”程
如今,以郑光先为代表的工匠精神,已成为珍酒生生不息、永续传承的驱动力,推动珍酒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吴向东表示:“珍酒不仅继承了老一辈工匠精湛的传统酱香白酒酿造技艺,而且将进一步发挥工匠精神,践行高品质战略,努力迈向下一个新征程。”2022年下沙季,珍酒实现投产3.5万吨,产能规模位列贵州酱酒企业第三;2023年储酒达6.5万吨,下沙季拟投产4万吨;“十四五”期末,将达到优质酱酒产能5万吨,储酒超10万吨的规模。
酱酒是重资产、长投入、长回报的“时间产业”,珍酒增产扩能规划稳步推进,无疑将成为未来高端酱酒竞争的重要砝码。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表示:“我国已经进入长期不缺酒,但是长期缺好酒的时代。”尤其是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酱酒赛道,产能是企业后续发展潜力的重要参考,品质则是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
今年4月27日,珍酒李渡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国酱香白酒第二股”。9月11日,恒指大盘持续走低,珍酒李渡(6979.HK)再次延续大涨势头。截至下午收盘,涨幅达10.35%,股价报12.58港元,市值突破400亿港元,刷新上市新高。自9月4日算起,珍酒李渡股价已连续5个交易日大涨,累计涨幅已超40%。
珍酒李渡股价逆势“五连涨”的背后,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定。在首场上市答谢会上,吴向东用“七句箴言”描绘了珍酒在品质、品牌、品格等维度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即一丝不苟酿美酒、精雕细琢造产品、耕植文化创品牌、诚心诚意建渠道、精心策划搞体验、实实在在做企业、勇担责任促振兴。
其中,品质是珍酒的立业之本。从1975年到2023年,“让更多人喝上好酱酒”的初衷,书写了中国白酒一号工程的传奇。48年传统工艺的匠心坚守、三代工匠的薪火相传造就了酒中珍品的美誉。这也正是吴向东把“一丝不苟酿美酒”放在新路径首要位置的原因。
不变的传承与持续的创新,为珍酒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品牌价值的提升和优质产能的释放,又展现出珍酒作为成长型企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在珍酒这个核心增长引擎的推动下,珍酒李渡构筑了产能、品牌、渠道上的扎实基本盘,随着来自香港、国际投资市场对企业实力认知的不断加深,珍酒李渡在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潜力还将继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