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加快推进 稳市场、强监管、促改革是关键词

导读:

(原标题: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加快推进 稳市场、强监管、促改革是关

(原标题: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加快推进 稳市场、强监管、促改革是关键词)

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监管部门在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推动一批重大改革落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突出重典治本,持续净化市场生态。

展望2024年,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改革举措蓄势待发,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料将迈入新征程。

视角一:综合施策应对严峻考验

2023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在市场各方的博弈下呈现出整体震荡的走势。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此为契机,监管层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协同发力,加快推进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步伐。

在融资端,证监会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从严规范大股东等主体股份减持,健全引导上市公司分红、回购、股东增持等制度机制。2023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交易端,监管部门主动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融资业务保证金比例等,推动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降低交易成本,无论是对当前稳定市场,还是助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投资端,证监会大力引入更多“源头活水”,深入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公募基金规模超过27万亿元。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超过67万亿元,在投融资平衡中较好发挥了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推动相关部门出台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支持保险公司设立私募基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并采用权益法核算等举措。

可以看出,投资端、融资端和交易端出的一系列制度规则,不仅仅是对当下起到影响,而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关键性制度规则。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投资端改革是资本市场长足健康发展的基石之一。可以促进市场更加规范、透明、稳定,提高市场效率和公平性,减少市场波动和风险。还可以引导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

视角二:一批重大改革落地激发市场活力

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资本市场的各项改革举措也在瞅准时机抓紧推出。如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顺利落地,实现了注册制制度基本定型和市场全覆盖,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又如顺利实现企业债券监管职责划转平稳过渡,已注册或备案企业债券拟募集资金2818亿元,有力支持国家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首批扩募项目顺利上市,资产范围拓宽至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王伟认为,注册制改革贯穿了资本市场的全程,优化、精简了发行过程,建立了更多元、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强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债券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进一步提高优质企业融资便利性。

证监会还持续推动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落地,突出中国特色公司治理建设。优化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分红等制度安排,丰富定向可转债等多元化支付工具,更好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退市公司数量再创新高,达到47家,常态化退市格局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指导性文件,是独董制度建立22年来的首次重大改革。

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机制和资本市场公平竞争的监管环境使得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上市公司相继涌现,不少公司在资本市场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

一方面,体现为“新”“旧”产业的结构转换。资本市场传统的钢铁、建筑等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形成集群效应,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近2600家,占比超过51%。中国移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批优质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奋楫者进,成为资本市场闪耀的明星。另一方面,金融与实体的结构优化。金融业上市公司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实体上市公司利润占比近年来已开始超过金融业,金融和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局面得到了显著改善。

值得关注的是,民企与国企的结构更加均衡。国有上市公司体量大、质量优,六大国有银行、“三桶油”、三大运营商等一大批国企巨头齐聚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近几年新上市公司中民企占到八成以上。超大体量的国企与数量众多的民企同台竞技,已成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在加大向新兴产业倾斜,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均在稳步提升。”平安证券相关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借助并购重组加大创新发展机制逐步成熟,依托于资本市场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

上市公司重视治理规范治理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涌现出一批治理实践优秀、做法实在的标杆典型案例,总体来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明显改善。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上市公司董监高任职超期、三会运作不规范、内部制度未建立等显性治理问题基本整改完毕;一批控制权之争、子公司失控、占用担保、同业竞争等个案得以解决。大部分上市公司建立起公司治理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内部追责机制、修改完善“三会一层”的责权利相关安排等方式,规范治理的内生动力加速凝聚。

另外,《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十年磨一剑”正式发布,私募基金监管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行业规范发展的制度基础得到夯实。作为私募行业的首部行政法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对私募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意味着私募基金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通过细化监管要求和提高管理标准,将对私募基金展业中劣币驱逐良币、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视角三:国际化步伐加快境外上市常态化

据了解,随着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落地实施,已有超过70家企业通过备案,其中包括了2家搭建协议控制(VIE)架构的企业赴境外发行上市已完成备案(赴美上市的车车科技与赴港上市的极兔速递)。

从近期公示的反馈意见以及备案办结信息来看,境外上市备案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反馈意见更聚焦、简化,聚焦于重大合规性事项。监管按照最小、必要原则,聚焦境内合规问题,完善不得境外发行上市的情形,把应由投资者自主判断的事项交给市场,不对境外上市额外设置门槛和条件。

二是备案提速常态化。充分考虑境外融资实践,区分境外发行上市的不同类型,差异化设置备案要求,减轻企业备案负担,避免影响企业融资效率。境外上市公司再融资实施事后备案管理,不设置前置监管程序。境外上市公司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和优先股等再融资活动更加便利,企业可以自主把握时间窗口完成发行,在发行完成三个工作日内向证监会备案即可。

三是推出包括VIE架构企业在内的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案例。9月中旬以来,已有2家采用VIE架构赴境外上市的企业取得备案通知书,缓解了市场观望情绪,明确了市场预期。

据悉,证监会目前已建立了备案沟通机制,进一步畅通企业与监管机构的沟通渠道。有市场人士向记者反映,企业可通过备案沟通系统进行政策咨询,进一步提高监管透明度,提升备案效率。对于市场另一个关注点,即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行业包容性问题,从当前的备案情况也可初见端倪。目前,备案申请已获受理的境外上市企业涵盖了多个行业,既包括新兴的医疗、TMT行业,也包括相对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及食品、服装等消费品行业。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李曙光表示,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有了较好的法规制度依据,为国内企业境外上市提供了更透明、高效、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这一举措,有利于规范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行为,更好进行证券监管的国际合作,为稳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打下良好基础。

视角四:重典治本持续净化市场生态

围绕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后的市场秩序和生态塑造,证监会持续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行政、司法、民事等依法从严打击各类证券期货违法活动的措施更加有力。

一方面,证监会严惩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从严纠治“绕道减持”“忽悠式回购”、信息披露“蹭热点”等问题。特别是突出大要案查办,依法严厉查处泽达易盛、紫晶存储欺诈发行案,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并进行立体化追责。其中,紫晶存储案中介机构承诺交纳约12.75亿元承诺金,已赔偿投资者约10.86亿元并整改,实现了行政执法和民事赔偿的有效结合,节约了社会资源、提高了执法效率,较好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证监会会同公安部部署开展证券领域重点案件集中收网行动,破获一系列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重大案件,涉案金额超过90亿元,一举打掉多个违法犯罪团伙,形成强有力震慑。

在刑事检察方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表示,重点是加大惩治金融风险高发领域金融犯罪力度,突出打击各种名目非法金融活动,持续加大对洗钱及其关联犯罪的追诉力度,依法妥善处置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证券犯罪,坚决惩治金融腐败犯罪,以精准有力的刑事追诉惩治金融犯罪、震慑金融犯罪、预防金融犯罪。

在法院判决方面,最高法民二庭副庭长周伦军表示,最高法将继续围绕资本市场司法规则体系的完善、相关案件的审理做好工作,深入研究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的民事追责问题,适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

田利辉指出,对于证券不法行为“零容忍”契合了证券市场是“信用市场”“信心市场”的核心要害,是监管部门应对证券市场不法主体践踏市场规则的有力还击和警告,传达出监管部门维护证券市场公平和健康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展望2024年,可以预期,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政策框架将加快落地实施,以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为牵引,监管部门将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校对: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