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 “临平模式”在杭发布

导读:

“上市并购有哪些坑,区县金融风险防控怎么抓,5060反诈我来帮……”临平金融顾

“上市并购有哪些坑,区县金融风险防控怎么抓,5060反诈我来帮……”临平金融顾问工作室的会客厅里,培训交流几乎每周都在上演。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的“临平试点”如何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试点如何向杭州、浙江乃至全国复制推广?

2月29日,“金融社会价值提升年”系列活动之“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杭举行。活动聚焦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的模式创新与理论研讨,并发布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3386模式(简称“临平模式”)和县域综合金融生态指数(简称“临平指数”),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探索解答。

活动由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下称“金服会”)、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并购联合会、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浙商银行协办。

临平模式:“蓝图”为“实景”

县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最关键的单元,各类金融需求在县域里反映的最直接也最全面。然而由于过度强调营利性、弱化功能性,信息不对称、风控压力等因素,导致传统金融服务较难充分覆盖,县域金融服务往往较为薄弱。

金服会主任,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表示,县域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开展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旨在从金融实现的最后一公里来探索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

聚焦县域经济,2022年,以浙商银行为主任单位的金融服务委员会与杭州市临平区联合设立省内首个“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会上,临平区委书记陈如根介绍了临平示范区建设的经验。

据悉,该区构建了“政府指导+金服会赋能+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协同模式,为示范区建设把关定向。其中,79名金融顾问下沉一线,开展了70多场公益金融活动,组织业务培训1600人次,解决融资需求1300个、融资金融138亿元。

会上还发布了第一版具有复制推广意义的临平模式:重点围绕政府端、企业端、社会端等三大主体,创建了三大工具,包括为政府构建区县金融运行质量指标体系,为企业搭建数字化“金服宝·小微”平台,为居民定制“财富管理N课”培训课程,同时聚焦政府金融风险管理痛点、企业金融服务堵点和社会金融供给难点,提出了八项具体举措,如在全国首创区县金融风险体检机制,满足企业上市、并购等金融需求的增值服务体系,打造金融赋能“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可感共富模式和一体开展投教活动、金融反诈等。

金融赋能:打通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浙商总会顾问郑宇民、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等多位专家学者,他们围绕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

与会人士指出,围绕建设“金融强国”,中央提出建设五篇大文章,这对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回答的问题。

“临平经验和临平指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们突破了对金融服务的传统认知,从社会视角出发,运用数字化等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控难题,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融资难和投资难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说。

浙商总会顾问郑宇民指出,一直以来,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依存度、关联度以及指向性关系处理起来颇具难度。然而,临平经验却将这一难题转化为亮点,从根本上重塑了政府与金融的关系,建立区域原生的信用系统,将金融服务贯穿“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构建了健康的区域金融生态和营商环境。精准助力区域内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区域内生活品质;防范区域内金融风险;完善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依存度。

数据显示,目前,临平区在金融生态优化、营商环境改善、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社会金融意识提升等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内新增市场主体近6000家,制造业、涉农和科技贷款同比分别增幅24%、35%和19%。“金服宝·小微”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近5500家、提供贷款7.4亿元,金融机构为跨境电商提供的融资利率下降了近60个BP。此外,区内金融诈骗案件发生率及案损金额分别同比下降17%和27%。

“临平试点打开了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价值提升的空间。这个空间是金融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金融的最大最现实场景,是数字化背景下金融变革的真正落地,也是实现和衡量五篇金融大文章的最重要平台。”陆建强表示。

金融活,经济活;县域强,经济强。

展望未来,临平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有望成为县域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更多的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成功案例涌现,将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定、高效、可持续的金融生态。县域金融服务的这最后一公里,成为金融改革新的突破口,也将成为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