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这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天。
熟悉的景象,翩然回归;流动的中国,生机无限。
1000多个日夜,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同心抗疫3年多,对亿万中华儿女来说,却是又一份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疫情,我们防住了;经济,我们稳住了;压力,我们扛住了;安全,我们保住了!
3年多来,我国抗疫防疫历程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抗疫,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强大的战略定力,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流行,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了宝贵时间。
3年多来,我国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惊涛骇浪自从容,风雨无阻向前行。
历程极不平凡,成果来之不易。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重大判断、对防控工作的重大决策、对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是完全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群众是认可的,成效是巨大的。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牢牢掌握了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2023年2月3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科二病区六层,呼吸亚重症十八病房正式关闭。至此,抗疫3年多来该院改造的21个亚重症病房成为历史。
小小缩影,意味深长。
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效处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释放出发展的巨大活力,激发起前行的强大动力。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越是危难关头,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彰显领导核心的作用。
——回望3年多抗疫防疫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牢牢掌握了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突如其来。
2020年1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夕,“九省通衢”的武汉毅然摁下“暂停键”。
隔一座城,护一国人。为防止病毒蔓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明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协调作用。
2020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全国疫情防控正式展开。
戴口罩,量体温,身体力行,号召全民战疫……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社区考察调研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人民战争,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阻击作用”。
“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2020年3月10日,疫情阻击战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武汉。一席话,坚定信心,温暖人心。
经过3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成果,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在新冠病毒最凶猛的阶段,我国有效保护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如此评价。
疫情防控是遭遇战、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2020年4月底,我国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
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2021年,德尔塔变异株疫情短时间内多点发生,一度波及20余个省份。
我国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立足快速和精准,迅速扑灭30余起本土聚集性疫情。有外媒评价,中国是全球唯一控制住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的国家。
奥密克戎变异株席卷全球,战“疫”刻不容缓。
“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2022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强调。
2022年3月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我们与病毒赛跑,快速有效处置了吉林、天津、陕西等地的聚集性疫情,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
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居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和疫情防控知识增加,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应对能力有效增加,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成为必然选择。
2022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作出重大决定,首次提出二十条优化措施,向海内外释放中国因时因势、主动优化防控政策的鲜明信号。翌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在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总结各地积累的防控经验,针对各地面临的突出问题,“新十条”顺势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