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11日, “与时光同航”红黄蓝幼儿园第四届发展促进委员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委员齐聚一堂,围绕政策环境、规范运营、核心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分享和探讨,共同展望民办学前教育行业的未来蓝图。
这也是幼儿园发促会的委员们在历经疫情反复三年后,跨越山海,首次齐聚北京。本届大会还进行了第四届发展促进会的换届选举和新委员任命。新任委员将继续秉承“奉献、合作、分享、共赢”的精神,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构建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引领全国红黄蓝幼儿园安全、规范和高质量发展。
创始人史燕来:深培文化之根 行稳致远
红黄蓝教育集团创始人、总裁史燕来受邀为大会致辞,她结合当下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形势以及学前教育行业的大数据,分享了民办学前教育行业当下及未来面临的挑战、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创新发展路径,回应了部分委员在企业文化调查问卷中提出的共性问题,重点强调了“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环境的变化正在加快文化的升级与管理创新;同时指出总部将持续打造总部平台价值,引入国内外优质资源,助力全国各地园所发展。
史燕来强调,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一个“有文化”的企业一定拥有竞争力,但是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团以文化为根,走过茁壮成长的25年,其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地重塑与重修,从“爱心 责任”到“童心 创新”的延伸和融合,凸显了对顾客价值和长期价值的关注。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至高境界,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价值管理与价值观管理,让员工绽放,让客户成功,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
面对人口下滑、园所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的种种挑战,哪些民办园能够生存下来?……史燕来表示,未来的学前教育市场属于能够为顾客创造独特价值、能够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管理层和团队能够持续成长的园所。
她从六个方面为园所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稳”字当先,关注长期价值和健康度;“创新”无处不在,适者生存;分析大环境,聚焦“小环境”;自己的“投入度”是唯一变量;用好年轻人,成为“年轻人”;用心经营,打造“人心红利”,深耕用户价值。
史燕来表示,集团将继续坚持从用户出发,长效经营、多元发展,构筑托早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价值生态,向上延伸不同年龄段的市场需求,向下深耕用户价值与体验,坚持品牌化、一体化、体系化、精细化、数字化、国际化“六化并举”,让总部先进的理念、资源、技术、产品和管理能够实现跨区域、跨园所生态赋能,让每个孩子、家庭、顾客、员工、合作伙伴都能收获价值与成长,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智慧分享:生态赋能 共享价值创造
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帆从国内外宏观市场环境分析切入,围绕“模型+平台+生态”三级协同推进业务发展这一核心议题展开分享。以专业为基,依托专业的课程设计体系、师资培训体系、标准化管理体系以及特色化项目设计,全方位赋能园所。以平台为连接,关注不同类型的社媒平台的运营价值,打造无疆界场域,为园所的用户沟通创造价值。以生态赋能,聚焦用户体验的精准分析与管理,为园所提供用户基础运营设施搭建、运营数据分析、用户基础运营、创意活动策划等,通过精细化运营和超级用户升级,对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进行深度挖潜。张帆强调,园所未来运营发展的方向是脚踏实地提升消费者的“安全感”与“获得感”,深入用户群体,适配发展路径,关注长期价值,为实现确定性增长,不断蓄力前行。
红黄蓝幼儿园体系总经理张锦以“重建”为题,契合当下我们面临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生活环境,指出我们的园所也需要“重建”以适应新的变化。积极推进高质量办园,持续做有价值的事,与祖国发展同步,对人民发展有益,坚守价值观与底线,融合新技术和能力,转化为实际行动促进企业与孩子之间的发展。张锦表示,总部今年凝聚专业人才和资源重组督培支持中心,以“一个中心+两个标准+四个支撑”为服务理念,为园所适应新变化提供有力的保障。一个中心即“以文化的建设和传承为中心”,做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上行下效。两个标准即“ABC等级评估标准”和“安全检查80条”,严格落实标准,规范发展。四个支撑即平台支撑、课程支撑、产品支撑、服务支撑,集团一盘棋、全国一盘棋、共享经验和资源。
红黄蓝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崔红英提出“以生态思维打造敏捷研训”,共建课程生态,共享长期价值创造的创新实践。她强调,25年来,红黄蓝教研团队聚焦园所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实践三大教育体系的衔接发展与教育教学研究,一步步看见孩子、读懂孩子、接住孩子学习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爱的能力,积极建构0-6岁一体化学前教育服务支持体系。
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坚持以长期主义作为底色,用生态思维构建高质量儿童友好课程生态,用“高质量”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的宗旨,赋能园所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LECICI艺术教育联合创始人、团长邓燕玲从近年来LECICI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出发,结合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分析,为大家分享了多元化的艺术教育生态和业务模型,以及艺术教育对于园所私域流量新价值的培育与挖掘。她强调,艺术教育为园所插上特色的翅膀,既能创造收益、培育流量、提升竞争力,还能促进师资团队的多元化发展,两者相互依存,彼此赋能。
集团副总裁高寿岩结合大量生动的教育案例,详细介绍了每芽托育的课程设计、云平台系统、五大服务支持体系以及完整、易操作的配套产品。她指出,每芽托育课程具有回应性招呼、体验式成长、医养相结合、浸润式环境、个性化教养等五大优势。
云平台系统在助力精细化托育服务的重要作用,多终端课程系统,助力备课教学;智能服务系统,增强家园沟通,提升服务品质;测评系统,助力招生与服务。
奉献合作分享共赢
第四届发展促进委员会委员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