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3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一次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的主题教育?学什么,怎么学,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针对此次主题教育向全党发出的动员令。他指出,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这次主题教育很明确,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它是二十大部署具体的落实。第二是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到了今天,我们14亿人口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我们在新时代,面临很多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我们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这次学习,能够要全党的意志真正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的步伐、协调的行动,可以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伟大实践催生伟大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十年来,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发生历史性变革,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曙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所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乎我们的民族复兴事业,关乎我们的强国建设,关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途命运。”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直面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不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5次党内集中教育层层推进,实践证明,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辛向阳:“比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针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当时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三严三实”解决了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扎实的问题。这些主题教育共同的特点是解决了我们每一个阶段一些突出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越是重大历史关头,越要重视和抓紧学习。当前,我们理论武装的任务仍然艰巨。党的二十大召开,站在新征程的起点,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唯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
辛向阳:“这一次最大的特点是我们要通过学习真正地系统全面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历史地位,通过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真正达到解决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艾四林:“我们现在有一部分干部面对新情况、新任务会有不适应,这需要我们干部认真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这一思想武器来观察这个时代,来引领这个时代,从而能够更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并运用这一武器来改造客观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
辛向阳:“实际上四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学好了思想,我们才能真正增强党性。在强党性的基础上改造了主观世界,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就可以更好地知道我们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在哪里,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在哪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在哪里,群众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哪里。我们有问题导向,通过问题导向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不断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次主题教育如何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