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一座江南古村静谧百年,南北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近代商帮从这里逐梦远航,这就是十七房古村落。
踏着斑驳的青石板,抚摸着古朴的抱鼓石,马头墙外,杨柳岸边,鳞次栉比的农民房点缀着盎然春意。时光流逝,古老十七房村并没有被岁月埋没,而是结合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等工作,修缮古建筑群,导入乡创、民宿、农业科普等业态,走出了一条“农旅文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十七房村有着丰厚的“家底”:这里的古宅,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之一,走出了“老凤祥银楼”创始人郑熙等一批甬商。但纯木结构的古建筑,也一度是村里最大的“心病”。
乡村要振兴,古村就要活化,古建筑群修缮是第一步。早在2007年,区、镇、村三级出资,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
古村有古韵,更有新潮流。近年来,结合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古色古香的十七房村引进了非遗传承人以及弘扬传统文化的公益组织。
2022年,以传统文化爱好者为主的自由职业人员之家落户古村落,进一步带动了国风潮流。在朋友圈以及高人气自媒体平台上,大量年轻“国潮客”分享着自己穿着汉服来到村里,与江南古建筑打卡合影的照片。到了农事节气、传统节日,古村还开展民俗活动,让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镇海十七房景区
保护只是延寿,利用才能重生。随着开元旅业集团进驻,一间间古宅被改造为客房,房客从“原住民”变成了“四海宾”。保留原汁原味的古宅与仿古家具相得益彰,勾起了游客的乡愁四韵。“住了一晚,感觉像回到了老家,想起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日子。”似曾相识的回忆,让80多岁的杭州游客徐阿姨激动不已。
“马头墙”掀起了“新盖头”。“十七房正锚定‘主客共享、区域共富’的目标,以景村一体化邻里中心等项目为抓手,打造‘甬商传奇•水乡寻梦’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未来乡村。”王晓东说。
接下来,镇海区将进一步保护和活化古村落,在保留古村落的外在风貌、古朴气质的同时,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为契机,引进现代化服务设施,焕发可供观赏的物力、可供体验的魅力,使之走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图片由镇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