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新闻 >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主要篇目介绍

导读: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是习近平同志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是习近平同志2020年11月16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主要部分。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是习近平同志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是2021年1月4日印发的。指出,要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同志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强调,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同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优势统一起来,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反腐败斗争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习近平同志2021年1月22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坚定党性立场,加强党性修养,心怀“国之大者”,遇到问题、作出决策、处理工作首先要从政治上想一想,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是习近平同志2021年1月25日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指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

《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同志2021年1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把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是2021年2月15日印发的。《通知》对开展这次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学习内容、工作安排、组织领导作了深刻阐述和明确部署。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是习近平同志2021年2月20日的讲话。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是习近平同志2021年2月25日的讲话。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指出,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强调,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习近平同志2021年2月2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社会保障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政府工作报告》两篇分别是李克强同志2021年3月5日、2022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前一篇回顾2020年工作,总结“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阐述“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对2021年重点工作作出安排。后一篇回顾2021年工作,提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强调,2022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