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游戏 > 新闻 >

电动自行车锂电安全调研会:锂电可以做到足够安全

导读:

7月28日,民生出行·安全为本——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调研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举办,来

7月28日,民生出行·安全为本——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调研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举办,来自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生产企业等数十位领导专家,对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针对老百姓关切的安全事故问题,与会专家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复:由正规厂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组装、流通的锂电池及锂电电动自行车,是非常安全的。

电动自行车锂电安全调研会:锂电可以做到足够安全

从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上看,中国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市场中,合规企业合格产品占比约80%。这80%的品牌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在消防安全方面表现优异,罕有相关事故案例。绝大多数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事故,主要源自另外20%的小作坊、非法改装等流向市场的不合规电池。比例虽少,但带来的危害巨大,危害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危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由此,专家、企业、媒体共同呼吁,要继续加强监管,严格落实执行新国标,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小作坊的查处力度,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不合格锂离子蓄电池产品流入市场。

被冤枉的“大厂”:小作坊坏了整个锂电池行业名声

电动两轮车关系国计民生,安全防线更是一刻都不能松懈。作为电动两轮车整车领域的安全标杆企业,绿源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总裁倪捷认为,“电动两轮车出现起火并危害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问题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户外充电问题、旧车老化问题、违规改装问题。”随着电动两轮车的保有量成为中国第一大交通工具,安全治理与改革面临着多项挑战,对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等产业链相关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电动自行车锂电安全调研会:锂电可以做到足够安全

用大数据分析前文电动车安全事故背后的成因,则可能会得出与很多人“体感”截然相反的结论:正规厂商生产的原装电动车锂电池是非常安全的,绝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源自非法改装、不正规厂商等渠道。

在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调研座谈会上,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原司长、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严冯敏就表示,中国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市场中正规厂商在安全性能方面比较可靠,发生锂电池安全事故的大都是一些不太规范的或者无标生产、非法生产的企业。

电动自行车锂电安全调研会:锂电可以做到足够安全

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2年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显示,电动自行车电池抽查不合格率为22%。抽查表明,问题电池背后的厂商多为注册资本在千万量级以下的中小厂商,在“短路保护、能量密度、大电流放电、过充电、壳体阻燃性、放电过流保护、低温容量”等基础环节存在问题。而规模型企业在电池设计和模组设计上,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生产流程,确保电池和模组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强制性认证要求,大幅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作为中国电动自行车锂电池龙头企业,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冯笑也在会上诙谐地表示,电动自行车不安全的“锅”,锂电池、尤其是正规锂电池厂商,不能背。锂电池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作为正规锂电池生产厂商,要保障锂电池安全问题,就要从本质问题即技术上不断去提升、钻研。星恒采用6大安全体系,即从材料、电芯设计与制造、BMS、PACK、充电器、安全认证等六大方面,确保电池安全。仅电芯就有9项精密的安全设计,生产环节设有21道质量安全检验程序,电池组具备8重安全设计,电池必经针刺、浸水、过充、过放等12道严苛的安全性能检测。足见星恒在用专业技术保障电池的安全性,而锂电池厂商也应当如星恒一样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安全底线。

电动自行车锂电安全调研会:锂电可以做到足够安全

对此,中国自行车协会秘书长郭文玉倡导,行业骨干企业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严格生产过程的管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他强调,大品牌正规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欢迎大家有机会去骨干企业例如星恒工厂实地考察,会对锂电池的安全增加很大的信心。

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余华强表示,非正规渠道生产的电池存在着很大的安全性隐患。2021年,在一项针对非品牌电动自行车电池进行的测试中,有20%的项目是不合格的,有14%的项目出现了灾难性的后果,发生了起火、燃烧和爆炸。

因此,中消协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消费者务必到正规销售场所或者口碑较好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处购买电动自行车,选购时,还应仔细核查是否具有3C认证,相关零部件参数是否与合格证上标示一致(如电池类型、容量、型号等),远离“三无”或者非标、改装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锂电安全调研会:锂电可以做到足够安全

有标准才有安全:锂电池行业需要更多强制标准

安全问题大于天。正是因为小作坊产品、非法改装等乱象屡禁不止,正规厂商在不断呼吁加强对行业的监管。有人提出了一个判断品牌好坏的标准:越是有实力、产品越是过硬的品牌,越安全。这样的品牌也欢迎主管部门的强力监管。

中国自行车协会秘书长郭文玉分享了一项行业协会的分析报告,电动自行车锂电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私改拆装;二是低质、劣质产品充斥市场,包括二手锂电池违法流入电动自行车行业;三是消费者使用不当,包括锂电充电器滥用等。由此,他提出了“全链条监管”的建议:在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全链条把好安全关。真正能让安全保障贯彻落地的,就是标准。

电动自行车锂电安全调研会:锂电可以做到足够安全

从政策法规的层面看,国家一直在出台和完善对于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标准和管理规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标准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储能电源部部长王晓冬介绍说,围绕电动自行车发布的相关标准总计有70多项,其中国家标准有18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制计划于2023年12月底发布。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由工信部组织编制,并委托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自行车分会执行,由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天能帅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

电动自行车锂电安全调研会:锂电可以做到足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