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由潍坊市代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安丘曾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但在企业经营不善、转型步伐不快等因素影响下,工业经济多年不振。受此拖累,安丘市虽有“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县”的美誉,但GDP排名在潍坊市常年靠后,重振工业成为安丘人心中的最强音。为此,近年来,安丘市将“决战工业”摆在首位,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各项经济指标逐年向好。
县域强,则国家强。在县域经济向着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安丘有哪些成绩、经验和计划?2023年,是安丘“决战黄金五年、冲刺第一方阵”的关键之年,安丘能否顺利逆风翻盘?安丘市委书记贾勤清近日接受财联社记者专访,讲述了安丘在县域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
专精特新企业支撑安丘经济稳增长
财联社:根据安丘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是安丘决战“黄金五年、冲刺第一方阵”的关键之年,安丘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长8%以上。而今已进入8月,上半年完成情况如何?
贾勤清:今年以来,我们锚定“拼经济拼发展,争一等、争第一”的主基调,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决战黄金五年、冲刺第一方阵迈出新步伐。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势头强劲,重点关注的11项经济指标中,有10项高于潍坊市平均水平,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9%、税收收入增长43.3%、工业提供税收增长113.2%,增幅均居潍坊8县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工业用电量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实际使用外资5301万美元,均居潍坊市前列。
财联社: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安丘市经济增速自2019年以来,连续多年稳步提高,位居潍坊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您认为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安丘做了哪些工作?
贾勤清:我们始终坚持“扩增量、优存量”两手抓,全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高成长性企业,着力构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坚持项目为王,组织开展“双招双引攻坚年”,招大引强、招名引优、招新引特,今年新签约引进汇源果汁全产业链、中新能配棉产业园等过亿元项目43个;精华粉体设备、盛宝玻璃纤维、拉普达重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这些项目的落地建设,为安丘经济腾飞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坚持企业为根,制定出台了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3条措施,建立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精准培育,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目前,省级以上高成长性企业达到69家,像金鸿新材料、蓝想环境科技、埃尔派粉体科技等企业都是行业领域的佼佼者。
坚持环境为金,创新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打造“安易办”政务服务品牌,推出企业开办秒批、拿地即开工等特色做法,全力塑造极简服务机制、极优服务平台、极细服务流程、极速服务效率、极致服务质量“5极”服务模式。今年,我市“一次办好、流程再造”政务服务国家级试点通过验收,全省唯一。
科技创新是“强市”之基
财联社:从各地的政策和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很多县级城市的转型、高质量发展思路都大同小异,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都聚焦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上,而且都在寻求产业链的完备,或者产业集群。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贾勤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关键要结合资源禀赋打好特色牌。我们立足实际,谋划确定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四大主导产业,一业一策、精准发力,力争3-5年时间内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产业,目前多种业态集聚成势,以拉普达、中科滕森为代表的整机装备业,以埃尔派、精华为代表的粉体设备业,以华安铁塔、五洲鼎益为代表的电力铁塔业,以盛祥、华丰为代表的动力装备业,均拥有核心竞争力、掌握行业话语权。
食品加工产业,立足“世界菜篮子”优势,聚力打造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引进了正大、中粮、华润、日世、汇源等知名企业落地,打造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研发、出口的全产业链,年出口蔬菜40万吨,出口额常年占全省的1/7,连续7年被确定为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节能环保产业,坚持一体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在多个细分领域独占鳌头,像蓝想环境的消白雾、天洁环保的矿山粉尘治理、恒科环保的脱硫脱硝、盛宝科技的传热换热等,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电子信息产业,乘“云”而上、加“数”前行,引进了总投资10亿元的青云数据湖产业园,建设环胶东半岛唯一的城市数据湖;同时,深化与全球微电声领域龙头企业歌尔集团合作,共同打造怡力智能硬件制造产业园及配套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北方最大的智能硬件制造基地。
财联社:安丘如何定位自己的经济转型方向?与其他县级市相比,安丘的转型之路有何不同?
贾勤清:近年来,经过持续不断地打基础、蓄能量,安丘的转型之路既具备充足的后劲优势,也具备广阔的潜力优势。
我们有内联外畅的高品质区位,潍日高速、潍青高速、济青高速连接线建成通车,京沪高铁二通道将在安丘设站,打造起“三面高速、东有高铁”的大交通格局。优越区位加上便捷交通,让安丘在胶东经济圈的地位更加凸显,高铁时代、高速路网的红利将加速释放。
我们有定位清晰的高能级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的“一区四园”从无到有、全面起势,初步形成了沿链聚合的生态主导力,实现了从“概念性规划”到“实质性进展”的突破。像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目前,已有国药药材健康食品产业基地、汇源果汁全产业链等10个项目签约入驻,与30余家龙头企业达成意向;节能环保产业园,已落地中节能、南大环境等行业龙头,成立产业联盟、孵化中心,入围全省十大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
我们有加速崛起的高成长企业,开展“百企倍增”“千企技改”“造林育苗”三大行动,推动骨干企业迈上新层级。像金鸿新材料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主持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项,军用碳化硅防弹陶瓷填补国内空白,民用反应烧结碳化硅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碳化硅制造商,入选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财联社:您认为什么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安丘是怎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