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通讯(NEWSLETTER)
NO.12
目录专刊:中国高新区新进展
2014年高新技术发展新部署
2014年3月16日全国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出席会议。
会议回顾了过去一年中我国发展高新技术的工作进展,认为在实施重点项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曹健林副部长在发言中强调,未来中国高新技术发展应加强战略研究,做好顶层设计、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全力服务产业发展和扩大科技的对外开放。
据了解,2014年中国高新技术发展将重点在研发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促进产业技术开放和结构调整、提升科研项目和经费的管理水平、加强创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等方面推进各项工作。
来自天津、江苏、江西、重庆科技管理部门的代表先后介绍了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做法和经验。
(来源:科技日报,2014年3月17日)
中国高新技术发开区的新进展
2014年4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13年高新区的发展信息显示,114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达20.3万亿元,其中55家成为“千亿俱乐部”成员;实现增加值5.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达10%以上。
在114家国家级高新区中,营业总收入超过万亿的有两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唯一一家过3万亿的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有6家,超过2000亿元的有31家,超过1000亿元的有55家。
经过约2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引领和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在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市场和政府结合、中央和地方结合,以及加速地区创新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国家高新区的主导产业。
2013年高新区信息显示,114家国家高新区上报统计的企业总计7.8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555家,占高新区企业总数的36.5%;企业从业人员总数1400万人,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698万人,占高新区从业人员48%。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营业总收入、净利润、上交税额、出口总额等项指标在全区总量的占比都在45%以上,凸显了它们在高新区的主导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2014年4月4日)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回顾
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目前国家级高新区共114家,已成为各地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区域。
2009-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复建设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意在示范区内实施股权激励、科技金融改革等政策试点。2010年年底,国务院同意中关村示范区实施“1+6”先行先试政策。“1”是指搭建一个地区创新平台,“6”是指探索实施6项改革措施,包括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试点、股权激励改革试点、研究开发费用及技术人员股权激励所得税减税试点、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改革试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和建设统一监督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2013年1月,科技部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未来阶段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高技术区”)实现“四个提升”的目标。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建成一批处于世界前沿水平的研发基地,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引进超过3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在重点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取得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
二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园区的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占有较大比重,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和升级,产业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其中,培育形成15个左右规模超过1000亿元,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是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聚集。在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形成产业组织创新活跃,产业技术联盟扩大,各类中介服务机构配合,对区域经济形成较大支撑,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面。
四是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能够充分聚集并配置国际化高端要素资源,基本形成国际一流的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2013年3月,科技部印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努力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基地,加速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地区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方案》是未来10年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将通过“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等行动计划,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根据2013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范围”的要求,已在北京中关村试行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扩大到武汉东湖示范区、上海张江示范区和安徽的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
这些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了地区的创新活力,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积极性,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结合,也形成了政府管理部门与相关参与方的协同创新机制。
(来源: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12月30日)
主要地区高新区案例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介绍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北京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身),是中国的第一个高科技园区。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整体布局,使其成为包括16个园区在内的产业聚集区。
目前,中关村示范区已经聚集了高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以新一代互联网、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以及轨道交通等六大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有效地促进了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新兴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也产生了一批国际知名的中国企业如联想、百度公司等。
中关村地区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研究中心55个;大学科技园29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近年来聚集了留学归国创业人才约2万人,创办企业超过6000家。该地区聚集的海外高端人才占全国的21%。截至目前,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29家,其中境内145家,境外84家,62家企业在境内创业板上市,初步形成了创业板中的“中关村板块”。
2013年中关村示范区实现营业总收入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造增加值超过4100亿元,占北京市GDP比重超过20%;企业实缴税费超过1500亿元。企业实现出口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约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
面向未来,中关村示范区将秉承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创新示范、引领未来的宗旨,继续推动示范区建设,服务于北京作为世界城市的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介绍
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从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而来。1999年上海市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把“张江园区”作为激励自主创新的核心区域和主要基地。2006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张江高新区”)。2011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张江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包括一区十二园),规划面积扩大至75.9平方公里。随着张江高新区的发展,其所覆盖的园区数量和地理面积仍在持续扩大。
据知园区共聚集了约3万家科技型企业、1000余家研发机构,43所大学。2012年统计显示,园区经营总收入超过4200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税收超过200亿元。根据“2012年上海市开发区综合评价”,张江高科技园区再度蝉联综合排名第一,同时在创新发展和投资环境指标上也排名第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目前,园区建有多个国家产业基地,涉及:生物医药、信息、软件、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网游动漫等产业。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园区拥有多种类型的孵化器、科技企业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一批新兴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