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eat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从一粒米、一颗小麦、一个南瓜,到一匹丝绸、一箱书籍,每个物件都如一部史诗,诉说一段往事,它们见证的不仅仅是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更是世界文化和平发展的共同记忆。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出版单位:广东人民出版社
近日,《天下中国: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范式》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武斌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特聘教授,曾出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简史》《中国接受海外文化史》《文明的力量》《丝绸之路全史》《孔子西游记》等著作。
《天下中国》从全球史的宏观层面出发,以平视的角度描绘了从远古至近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全书分为四个章节:“世界文明交流的初启”“亚洲的中国”“世界的中国”“走进更大世界”,从不同角度梳理了中华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史,生动展现了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和以世界主义为取向的天下文明。
一直以来,中华文化持续不断地向海外传播,也开放性地吸收各种外来文化。从席卷欧洲的“中国风”,到西方传教士的“改宗”。从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汉文学,到近代中国的西式书局等。书中不仅有这些中西文化大流动、大交流过程中的精彩故事,也有对不同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方式的纵向比较,更有面向新时代世界文化交流的前瞻思考。
东西方文明以何为交往纽带?中国文明是怎样传到欧洲大地?西方文明是如何传到中国大地?作者武斌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他表示,中华文化之所为能够持续地接受和引进外来文化,并且能够使其本土化,融入中华文化大系统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于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收能力。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中国,不论是直接“拿来”的,还是需要加工、改造的,都需要有强大的创造能力,都是一种再创造。
人类文明互鉴古已有之,世界与中国的交流多彩缤纷,它是丝绸之路、海洋之路、交换之路、信仰之路及文明圈共建之路,它既是民族文化的竞技场,更是世界文化和平发展的共同记忆。在书中,武斌描述了东西方文明相遇时的碰撞、影响与互动,探讨了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进程。世界与中国相伴相随,一路走来,成就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先进性、丰富性和创造性,这些基本的特征,是在与外国文化广泛的对话、交流与互动中获得的,也是在与外国文化广泛的交流中展示、显现出来的。这也就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价值和世界性意义。”武斌说。
不断地吸收世界上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世界眼光,就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与时俱进的能力,始终与时代同行。世界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交往历程历经大江大河的冲刷,已经被折叠成了历史的书页,需要我们慢慢地打开,从人类文明的源起,从遥远的上古 时代开始,去寻觅人类文明与命运发展的轨迹,去数一数影响人类文明进 程的那些重要的交往事件。
据悉,《天下中国》为广东人民出版社文明简史系列的其中一部,作者武斌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本书的出版将为读者理解中华文明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其对世界的独特价值,以及其对整体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它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更为读者揭示了中华文化的深邃魅力,同时也突显了在这个时代,不同文明间的和平交流与互学互鉴的重要价值。
(孟肖,钟瑞瑜)